归妹_6第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第6章 (第3/5页)

勉强笑着,却好像哭,“这地方连下官都不知道,她却这般神速地叫人把粮食都运了进去——也不知究竟有多少石。”

    石梦泉道:“有多少石,咱们下去看看就知道了。康总督请——”

    没人阻拦愉郡主和娇荇,她们两个自然也就跟在后面。娇荇小声地嘀咕:“到底玩的什么把戏呢?郡主您说他们是要抢康总督的粮食,怎么又冒出这个地道来?还有那康总督,钥匙分明就是他的,他怎么说自己不知道有这么个地下库房?哎呀呀,郡主,你说他的私粮是不是就藏在这里?”

    愉郡主愣了愣,猛然醒悟了过来:石梦泉这一招,可不比假扮土匪抢粮食还高明?先叫人运了百辆空车进城,再闹出土匪事件,诓得康申亭以为他们要偷了粮食来个“借花献佛”,实际则是要康申亭带他们来寻私粮的储存之地……

    石梦泉!她忍不住看了看前面那颀长的背影:原来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众人已经走到了地道的尽头,整齐排列的巨大米囤子映入了眼帘,当先还有一张小桌,两个安平护军打扮的人正诧异地看着不速之客:“康大人……这……这是?”

    康申亭咬牙切齿。

    石梦泉笑着来替他解围:“康大人,本将军没有开错门吧?这些的确是玉将军运来的粮食,是也不是?”

    康申亭哪里能有半个“不”字,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耳光,牙缝里挤出句含混的“没错”,立在一边朝两个手下递眼色。

    两个护军已经全然糊涂了。

    偏偏石梦泉又吸了吸鼻子:“好大的酒气!仓场规矩,铺军、小甲,看仓的披甲,逢酒必避——你们两个是存心找死么?”

    “康大人——”两个护军吓得腿直打颤。

    康申亭咬牙不语。

    石梦泉厉声道:“你们叫康大人做什么?康大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个地窖。既然这儿都是玉将军调来的粮食,你们想来也是玉将军派来的人,她治军的规矩,你们难道不清楚?”

    两个护军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石梦泉挥挥手:“带走。”前锋营的士兵应声而上,把哭喊着“冤枉”的两人拉了出去。

    康申亭还是一声也不吭。

    石梦泉问:“康大人看,这里究竟有多少粮食?”

    “怕是……”康申亭犹豫着,“怕是有十万石吧。”

    “才十万石?”石梦泉看一眼愉郡主:传闻的四百万,若非不实,就是此外还有其他地窖。

    愉郡主暗里嘀咕:“我怎么晓得!你设毒计偷取别人的私粮,倒还理直气壮得很!”须知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天之娇女,对于这些囤积官粮欺压百姓的事是半分也不明白的。撅了撅嘴,倒有些想和石梦泉抬杠的冲动。

    可还不待她开口,石梦泉已经转身朝回走了:“康大人刚才不是说要秤量么?就借你的官秤、官斛来,看看玉将军究竟给咱们送了多少粮!”

    总督府前的广场上火把照亮了半边天,顾长风为首,后面带着当日替他赶过驴车的老头,领了黑压压一片百姓以及这晚宴会所邀请的一众官员,正等着石梦泉一行。

    前锋营的兵士推来了一车粮食,一袋、一袋,卸在广场上。另有几名兵士抬着官秤和官斛,到得跟前便威风凛凛一字排开,等待号令。

    石梦泉朝康申亭做个“请”的姿势:“收粮秤粮这些事,石某是一介武夫,不知要如何cao作。康大人应是驾轻就熟了吧。”

    康申亭勉强还可笑得出来:“下官也不亲自经手,都是师爷做的。”

    “那么师爷呢?”石梦泉问。

    梁冉自顾长风那边的一群官员里颤巍巍走了出来:“小的在。”

    “还不去掌秤!”石梦泉朝官秤、官斛一指。

    梁冉没有办法,向康申亭求指示,可康申亭眼睛直愣愣不晓得在盯着些什么。他只好硬着头皮磨蹭到了秤边,指挥两个军士把粮食袋子勾在了秤钩上,抬起来,又去拨秤砣。

    “慢着。”顾长风喝住,“朝廷仓场的规矩,像这样一袋米应该是多少斤?”

    “应该是……”梁冉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从官仓里运出来的,每袋是五斗,七十五斤。”

    “恩,”顾长风点了点头,“那么请先生过秤吧。”

    梁冉抹了一把额头上如浆的冷汗,复又回头拨那秤砣,好容易拨到了七十五斤的地方,秤砣直往下坠。百多道目光都戳着他的脊梁,他不得已,只好又把秤砣往回拨,终于秤直了,顾长风上来看一眼秤星,只有六十斤。

    他冷哼了一声,回身对石梦泉道:“石将军,玉将军忒也小气,运些粮食来居然缺斤少两。她若每一袋都少给咱们十五斤,这该克扣下了多少米粮?不会是她想把扣下的官粮拿去做军饷吧?”

    石梦泉道:“顾大人的话可不能这么说,难道官秤就不会有错么?”

    顾长风道:“笑话!官秤系由工部统一打造,任何人等胆敢私造、私改或者私毁的,视同欺君,按律当斩。石将军如今怀疑官秤,这可非同小可。”

    石梦泉也不坚持,道:“是错是对,过了斗再看。”

    顾长风也即命令:“过斗!”

    梁冉的手已经抖得根本就办不得事了,要将米袋子卸下来,舞弄了半晌也没个动静。顾长风索性上前亲力亲为,将米倒进了官斛之中,张了一眼,道:“石将军请看,这里量过也不及五斗——连六十斤都不到,看这标尺,只有四十五斤。”

    “岂有此理!”石梦泉怒道,“这官斗显然有诈!”说着,上前狠狠在斛上踢了两脚——斗中的米就更浅了,只没到标尺的“四十斤”刻度。

    顾长风笑道:“石将军,你不信也不成——方才那一踢,行话叫‘淋尖儿’,只有淋过了尖儿,这读出来的斤两才作数,所以这一袋米才不过四十斤。玉将军向皇上要了粮食,居然克扣了一半,这事,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人群中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看不明白究竟的,大概只有愉郡主一个。安平的百姓都晓得向日收粮时,梁冉即是硬用这些改造过的量器将人家的粮食秤少了一半,谁胆敢有半句埋怨的,必然丢出一句“官字大如天”,若还不服,便会遭牢狱之苦。那些被逼急了而硬闯粮仓的人,现在还押在大牢中呢!

    顾长风和石梦泉如此一唱一和,显然是要替老百姓做主了,小民的胆子都壮了起来,有人嚷嚷道:“就是那秤有诈!那斛也有诈!”这一带头,底下就跟炸开了锅似的,七嘴八舌,把经年的委屈全都抖了出来。

    顾长风伸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官秤、官斛都是工部所造,我国上下,皆为统一标准。没有真凭实据,我们不能怀疑。不过,假使有一件大家都确切知道其重量的事物,拿来过一过秤,那就可以验证究竟是否有诈了。”

    百姓都点头称是,议论着,究竟哪里有这样一件事物。一人道:“就是大佛寺里的铜佛呀,本地最最有名,三百斤不多也不少。”余人道:“三百斤的佛爷怎们能搬得过来?秤上也挂不住呀!”

    愉郡主听到,只觉好玩,想起从前听过“秤象”的故事,便道:“挂不住不打紧,只要有这么一件东西,本郡主自有办法秤它。”因吩咐旁边的士兵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