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84第8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4第84章 (第3/5页)

 这人盯着他,嘿嘿一笑:“看将军这么紧张的样子,显然是知道这两句诗的含义了?既然知道含义,怎么会不知道我是谁派来的?”

    石梦泉不想跟他打哑谜:“妖言惑众,我只有把你拿下。”话音落时,已经将此人手臂反剪,押着走向河神庙的大门。

    愉郡主知道必是出了什么大事,一直没敢来插嘴。看石梦泉抓了人要离去,就急忙跟了上来。只听那壮汉嘶声道:“妖言惑众?我都还没有说出口,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妖言?你又怎么知道我会惑众?我要说的全都是真话!”一脚跨出河神庙门外,他就高声嚷道:“太祖皇帝的王位不是传给太宗皇帝的!是传给赵王爷的!赵王爷才是真命天子!”

    这当儿,正好第一朵烟花升上了天空,大家都只顾惊叹烟花的美丽,除了少数几个离得近的人以外,几乎没有人听到这粗壮汉子的骇世之语。而石梦泉为免造成sao乱,也适时地在那汉子的后颈上打了一掌,他不及再发一词,就晕了过去。

    愉郡主自然是听得一清二楚,惊讶道:“什么?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奇怪的话?”

    石梦泉无暇同她解释:“这人本来就胡言乱语。郡主不必放在心上。我现在就把他押到县衙去。到街上雇一乘轿子,郡主自己会行辕吧。”

    于是,太祖诞辰节的夜晚,石梦泉最终在贺城县衙度过。逮捕的这名男子软硬不吃,坚决不肯说出谁是他的幕后主使——虽然从他的话语里可以推测出似乎是赵王的所为。然而,赵王如果真想用这两句诗来给自己造声势,绝对不会蠢到让人“推测”出来。由此看来,是有人存心想嫁祸赵王了——最大嫌疑,还是楚国的jianian细。

    贺城县县令自己吓得要死:治下出了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又是在太祖诞辰节,还被钦差抓到……为了将功折罪,他连夜派出所有衙役到河神庙附近彻查所有同此男子有过接触的人。然而不查还好,一查之下,更把他吓得不知如何才好——原来石梦泉离开之后,河神庙那边出现了异象,烟花的火星落下点着了花船,花船在河面上燃烧之后,竟然出现了一个熊熊的“赵”字。又有若干人议论起“肖家娘子”那两句诗,衙役将他们统统逮捕,但是并不知道谁是存心散布谣言,谁是人云亦云。

    “将军,怎么办?”他请示石梦泉。

    石梦泉皱着眉头:既然对手是有备而来,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自己在明,他们在暗,很难一网打尽。况且谣言这种事,向来越描越黑。如果大张旗鼓地四处搜捕嫌犯,反而会把sao乱扩大,万一真的逼反了赵王——玉旒云倒的确是想逼赵王露出原型的,却不知她在西京部署得如何了?

    有一段时间没有接到玉旒云的消息了,不免有些担忧。而偏偏这个时候,那诡异的心痛再次袭向了他,一刹那,几乎喘不过气来,踉跄着险些摔倒。

    “将军?”贺城县令赶紧来扶。

    痛苦来得快去得也快,石梦泉已经自己站稳了:“你查一查户籍。如果抓来的是本地人,就把他们放了。若是不在籍的,便关着。其他的事情一切照旧。我们静观其变。”

    “是。”贺城县令应了,就去办差。

    石梦泉则回到了钦差行辕。接下来的事情至少让人有些振奋——门子告诉他,鼎兴银号昨天晚上来了人,一直等到现在。他急急去书房见了,果然是派往南方的细作有消息来:四十万两白银已然办妥,这日一早便到了码头,如今应该装了车。细作们会亲自护送。但是为了掩人耳目,也已经通过鼎兴聘请了镖师。这天傍晚便会启程,马不停蹄,必然在重阳之前到达西京。

    “真是辛苦你们了。”石梦泉表示嘉许,又提醒道,“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切不可大意。”

    “是。”细作们都是玉旒云精挑细选,并不需要多此一举的交代。“将军也要起行回西京了吧?”

    “不错。”石梦泉点点头——最主要的正事既然办好,当然就可以着手准备回西京的事宜。他觉得和玉旒云分别仿佛是上辈子的事,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她的近况。尤其,这谣言事件不知其波及范围,也不知其幕后底细,他深怕出个万一,玉旒云一人在西京应付不来。

    于是,打发走了众细作,他立刻让手下通知地方官员:钦差即将回京,如果还有未了之事,当速速处理。官员们接到了这消息,即纷纷前来请见,多是客套送别的,也有商量关于武备学塾办理细则的,对于前者,石梦泉一概匆匆打发,而后者他则耐心听取,仔细斟酌。一连数天,几乎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转眼到九月初一,似乎一切都处理完毕。他估计三天之内必然可以起行,于是着手写回报奏章。然而就在这一日,行辕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南方七郡总督黎右均。他风尘仆仆,是亲自从安平驰马而来的,一跳下马鞍,就直接冲进来找石梦泉:“石将军,出大事了!”

    石梦泉之前同他只见过一面,印象里这是一个深藏不露之人,为料竟会如此慌张。因问:“什么大事?”

    黎右均取出一张纸来,“啪”地拍在石梦泉面前:“你看,现在到处都是这种东西,恐怕已经传遍了南方七郡了。”

    石梦泉瞥了一眼,那纸上写的正是“肖家娘子树下走”这两句诗:“已经传到安平了?”

    “这么说将军在贺城县也早就发现了?”黎右均道,“既然发现了,为什么没有责令贺城县衙缉拿反贼?任他们四处流窜,危害有多大,将军难道不晓得么?”

    南方七郡和赵王来往甚密,之前的康申亭秘密为赵王筹集粮草,现在的黎右均难保不也是赵王的人,石梦泉见他这样火急火燎的模样,就多长了个心眼,淡淡道:“黎大人怎么知道我‘任他们流窜’?其实我已经抓了一个嫌犯,不过我以为他是个疯子。”

    “什么?”黎右均愕了愕,“为什么?”

    “我审问了他半天,他什么都没有说。”石梦泉道,“不过那意思倒好像暗示自己正是赵王爷派来的——你说这不是疯话又是什么?”盯着黎右均的脸,看他的反应。

    “这……这倒的确是有点疯。”黎右均道。

    石梦泉静静的:“黎大人也抓到散布谣言的人了么?他们又说了什么?”

    “黎某倒……没有抓到主谋……”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石梦泉道,“赵王爷是开国元勋,国家柱石,岂是区区谣言就能诬蔑得了的?就算是传到西京,皇上也不是糊涂的人。过一阵子,这谣言不兑现,百姓自然就失去了兴趣,谣言也就自然平息了。”

    “这……”黎右均显然不同意这个说法,皱眉盯着石梦泉。

    “南方七郡始终是黎大人的治下。”石梦泉道,“石某此来虽然是做钦差,但是地方治安并不属于我的管辖范围。大人觉得怎么处理妥当,就怎么处理——那个人犯关在贺城县衙,如果大人想去审问,请自便。”

    “既然如此,”黎右均道,“黎某还是去看一看。”便拱手告辞。

    石梦泉亦拱拱手。然而等黎右均走出门后,他就站了身,跟了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贺城县衙。衙役见了石梦泉,即道:“黎大人已经到大牢了,小的这就去通知他……”

    “不必。”石梦泉道,“我只是好奇,所以跟来看看。要是通知了黎大人,倒好像我不放心他办事的本领似的——我就静悄悄地看看便好。”

    “这个……”那衙役道,“黎大人说,审问的犯人是反贼,事关重大,把牢房里所有狱卒都遣走了呢,如果大人不通报一声就去的话……”

    “我是狱卒么?”石梦泉打断道,“既然是关乎谋反的大事,我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