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9第109章 (第4/6页)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更抱住程亦风的脚不放。若非她后来昏厥了过去,程亦风简直不知该如何脱身。 “大人见识到了?”哲霖道,“看起来果然不像是故意诬告吧?” “确实。”程亦风沉吟着,“总之烦你们照顾好她,并火速查清此事。” “下官遵命。”哲霖恭敬地应着,将程亦风送了出来。 程亦风便独自回到兵部处理完最后的杂务,接着就上臧天任家里来吃年夜饭——他在凉城,可算是个“举目无亲”的人物。大年三十,臧天任怕他寂寞,尤其考虑到符雅还“生死未卜”,就备下了酒菜,非要请他过府。此外,也请了公孙天成和风雷社诸位还没有成家立室的年轻人。大家约好了掌灯时分到臧府聚会。盛情难却,程亦风看天色不早,连礼物也顾不上买,匆匆赶到老友家。 他已经是最晚到的一个。主家和其余的客人已经都就坐了。除了公孙天成、小莫和风雷社的一众人外,还有一个妙龄女郎,正陪在高齐的身边。程亦风好不奇怪,但他未开口问,风雷社的其他人就笑着争先向他解释:“程大人,快快去疾风堂揭发高齐。正在彻查违纪的当口儿上,他却将歌姬带在身边,显见着是做官做腻味了,想要回家种地去呢!” 高齐也不生气,还笑嘻嘻道:“你们爱闹就闹去。我已经跟宇文兄问清楚了,我和菲菲情投意合,我要为她赎身,明媒正娶她,这是怎么彻查也查不到我头上的。” 原来是高齐的红颜知己,程亦风又看了这女子一眼,明眸善睐,两靥生花,果然是个难得美人。不过,在自己的心目之中,任何国色天香也比不上素颜的符雅淡然一笑。他便只和这女子点了点他,算是招呼。高齐则是颇为自己的红颜知己骄傲的,亲自领她来和程亦风见礼,介绍说,她的名字叫做柳菲菲,在群芳楼挂牌,弹得一手好琵琶,也会作诗填词,更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儿,绝非一般风尘女子所能及。菲菲在程亦风面前深深万福,沉静腼腆,也果然没有一丝妖媚之态。 不时,酒菜便摆放了上来。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心情就特别畅快。菲菲还拿出琵琶来,即席演奏一曲,果真琮琮犹如珠玉撞击,连宫廷的乐师也能比下去。酒过三巡,众人的兴致一发好了,又行起令来,觥筹交错热闹无比,输了的人有的吟诗,有的做对,还有的以筷子敲碗引吭高歌,屋内欢乐的气氛仿佛连外面的严寒的能驱走,要让春天提前到来。 程亦风不胜酒力,未到二更时分就已经微醺了,起告更衣,到花园走动走动。臧天任家的花园并不大,而且都让勤俭持家的臧夫人种上了蔬菜,以补贴家用,是以园中没有高低的花木,而是平平整整的菜地,夜里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这就显得园角的一个晾晒干菜的小塔楼格外的醒目。寻着那屋檐下一盏飘摇的灯,程亦风爬上了小小的两层塔楼——未曾想到,这样的小楼竟然能将附近的区域尽收眼底。那一幅一幅黑色的屋顶,下面透出一小圈一笑圈黄色的光晕,安静得好像在沉睡,但偏偏下面有着对新一年的期盼。 安居乐业就是如此的简单,程亦风猛然眼眶一阵发热,倘若从今尔后天下皆能如此,那该多好?如果没有战争,没有争权夺利,没有贪污**,没有苛捐杂税……仁君忠臣、慈父孝子,恩爱夫妻、天真童子……如能有这样的一个世界,那该多好!今日欢聚在臧家的好友们,无疑都是为这这样的一个目标在奋斗,而这小小的宅院之外,朝廷里的百官中有多少是像这样的人?有多少是指为了自己的名利?他们为什么看不见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比眼前的蝇头小利都重要? 心中无限感慨,他不禁遍拍阑干,叹道:“贤人知己分,身尊道何高。今非无长才,哀哀自煎熬。东人带短剑,西人携长刀。南人袖里箭,北人手中铰。田间与地头,鲜血染蓬蒿。嗟呼,岂不知攘攘天下万千事,当务之本在谷稻?纵然利禄多如毛,稼穑不兴也徒劳。呜呼,我叹苍生苦,稻麦无人问,桑麻不可救。举首问青天,何处觅舜尧?” “好,太好了!”地下一阵鼓掌之声,公孙天成笑嘻嘻从阴影里转出来,“大人可真是好雅兴,半夜三更在墙头吟诗,也不怕吓着左邻右舍?” 程亦风一愕,赧然道:“一时感触,信口吟来,并没有推敲字句,莫非我的声音很大?叫先生见笑了。” 公孙天成呵呵笑着,也登上塔楼,眺望守岁的城市:“记得之前大人曾经来这里给特别穷困的人家送过救济银子,见他们的房子特别破旧,还动手帮他们修葺。这会儿黑沉沉的,倒辨不出来是哪几户。” “可不。”程亦风也眯着眼睛,外面只有一片静谧,“其实他们的房子修理好了,或者白天也看不出分别来呢。” “正是。”公孙天成道,“修房子是这个道理,补天也是一样的——大人在这里叹‘舜尧’,真能从天上掉下‘舜尧’来,古今也就没有乱世了。” “我那是为了压‘萧’字韵,胡乱凑的。”程亦风道,“当今太子也可算是一位明君了。” 公孙天成点点头,“太子是明君,但下面打大臣却不是‘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是不是?” “先生见笑了。”程亦风道,“晚生不觉偷了杜工部的诗,被一眼识破,实在无地自容。” “大人不是无地自容,”公孙天成道,“听大人诗里的意思,是在朝廷中感觉无处容身,是不是?老朽最近有些私事常常不在家中,未能及时替大人排忧解难。听说袁哲霖又开始兴风作浪了,是也不是?” “也不算吧。”程亦风道,因将竣熙下令彻查违纪,哲霖向自己表态、将武官逸闻交给自己,以及后来各种经过一一说了,直讲到今天张氏状告司马勤为止。“可能是我自己多心而已,袁大人并没有做什么不利社稷之事。” 公孙天成靠着阑干,垂头思考:“多心总比缺心眼儿好。大人对袁哲霖这个人存有戒心是对的。不过行事的方式就……不太聪明。”他抚摸着栏杆,微弱的灯光下,枯瘦的手指好像想要扣进腐木中去一般:“比如那个记满了官员各种罪行的册子,若我是大人,我就绝对不会拿。大人请想,本来只有袁哲霖手里才有这些罪证把柄,如今你也有一份。倘若随便有什么人参了这手札里的官员,袁哲霖倒打一耙,大人要如何?” 程亦风愣了愣,当时倒没有想到这一条。现在总不能把这手札送回去。哪怕烧掉也无济于事。“揭发贪官这个任务,殿下言明是交给袁大人来办的,”程亦风沉吟道,“以往我也不曾弹劾过什么人。就算他当真想诬陷于我,也不会有人相信——至少太子殿下就不会相信。我有何惧?” “就算是这样吧。”公孙天成道,“那么张氏状告司马勤,大人又为何要插手?本来司马非和冷千山党争,大人已经常常被殃及,此次大人不依照规矩让刑部立刻将司马勤招回调查,反而由着袁哲霖抽起状纸,关押张氏,还跟着他一起去探望张氏——将来事情闹出来,大人难道不怕担上和司马非勾结以权谋私制造冤狱的罪名?” 程亦风一怔——自己完全没有考虑到这点。 “大人大约是担心司马勤的事会引发北境将领的争执。”公孙天成道,“但岂不知‘欲盖弥彰’?本来是一片好意要避免无谓的纷争,可这样一旦被有心人揭发出来,大人就难以脱身了。而且,就此刻老朽看来,这不是‘一旦’的问题,而是袁哲霖精心策划的又一个阴谋。他大约老早就知道司马勤有这样一个污点,就特特要为其出头,将冯春岩拉下马,将司马勤推上镇海水师教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