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16第1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6第116章 (第1/6页)

    冷千山何以突然就杀到芙蓉庙了?程亦风惊愕——上一次听到他的消息还离开京城很远,照他那种招摇的“送别”方式来计算,总要再有十来天才能到达京城,如何转眼已经来到了跟前?

    一惊之后也随即明白了过来——冷千山之前大张旗鼓是为了要动摇京城的人心,在大家都担惊受怕的时候,他再悄悄来个突然袭击,正好就把混乱推到了顶点。【】这是对他最有利的——战场上怎么不见他使出这样的计策?

    “芙蓉庙情形如何?”他问。

    “听说还好。”风雷社的人回答,“大家驻扎得十分有序,也没有武装。不过看起来就好像来了一只军队似的。所以附近的百姓都慌乱起来了。”

    “那宫里如何?”程亦风又问。

    “为怕冷将军造反,近畿防卫部队的将领已经全部都待命了。六部堂官和各位殿阁大学士也都进宫去——恐怕大人是最后一个呢!”

    真要命!程亦风跺脚。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进宫去,不过如何解决这场危机,他连一点儿头绪都没有——到了这节骨眼儿上,符雅给他提的那些藩国新法也是帮不上忙的。

    然而别无选择。他胡乱整了整衣衫,驱车入宫。

    来到东宫的时候,果然其他的官员们都已经到了,黑压压挤满了大殿。没有人交头接耳,殿上一片死寂,气氛反而显得更加紧张,仿佛有一跟引线在无声地燃烧,只等轰然一响,周围的一切都会被炸得粉碎。

    恐怕众人的心中也都没有合宜的对策,所以才缄口不言,程亦风想。不过当他走进大殿的时候,众人的目光几乎同时向他射来,尽是问责和埋怨,还有一句无声的问话:现在你要怎么收拾残局?

    他感到芒刺在背。但是心中也不断地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若是公孙天成,会怎么办?若是哲霖,会怎么办?

    正一团乱麻的时候,竣熙走上殿来。少年的面上阴云密布,连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太监都阴沉着脸。才坐定,就单刀直入地问道:“芙蓉庙的冷千山及其党羽,诸位大人都和高见?”

    众人垂着头,几乎同时朝后退了半步,又齐刷刷将目光投向程亦风——何用他们提示,竣熙也盯着程亦风呢。长久以来憋在心中的话,这是终于忍不住出了口:“程大人当日力保冷将军等人,希望我可以网开一面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然而他们却趁机逼宫谋反。程大人现在想怎生应对?”

    “臣……”程亦风感觉冷汗涔涔而下。给冷千山逼京的机会,的确是他的错。他不怕承认,不怕承担。但是现在这样说,也许就推翻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会造成疾风堂的彻查再次兴起,那样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冷千山铤而走险。如果只看眼前的危机,也是左右为难的——采用强硬的手段,大约立刻会在京城打响内战——冷千山等人此刻没有武装,不代表不是有备而来。内战一旦开始,对谁都没有好处。若采用安抚的手段,那就等于昭告天下竣熙臣服于冷千山的威胁,从此天威何存?不说别的官员会效法,但看冷千山,他违法乱纪,却没有受到惩罚,将来说不定还会变本加厉。

    这些念头在他的心中打架。从兵部的衙门一直打到了东宫。竣熙问话的时候,他依然不晓得该如何应答。

    “殿下!”忽然一个声音在他背后响起,回头看,才发现是哲霖,正跨进大殿来——比他来得还晚的,就只有此人了。胳膊下面夹着一大叠卷宗,好像是刚刚在忙着什么紧急公务似的。“殿下,臣有军情上奏!”

    好哇!谁不知道这“彻查”的风波其实就是程亦风和哲霖的斗争?今日的麻烦就是源自这两个人的争斗。一个是沉浮宦海多年的小吏,因为机缘巧合忽然就成了民族英雄,出将入相。一个是亡国的皇子,卧薪尝胆机关算尽,以文武全才和可怕的间谍网络成为竣熙的宠臣。他们都不是论资排辈一步步爬上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和在座的其他大臣都是对手。破坏了游戏的规则,也破坏了在座各位的既得利益。他们斗,他们争,他们最好来个两败俱伤!众人乐得旁观。便不约而同又朝后退了半步,给哲霖让出一条道来,看他有什么“军情”要汇报。

    “什么事?”竣熙焦急地,“莫非是芙蓉庙?”

    “不是芙蓉庙。”哲霖道,“不过也可以说和芙蓉庙有关。冷将军企图陷边关于险境以威胁殿下,但是据臣所探,我国北疆并不危险。”

    “什么?”众人都是一惊,全瞪着哲霖。

    哲霖就拿出一本卷宗来成交给竣熙:“这上面是我疾风堂在北方的眼线所传回的情报——玉旈云在东征途中身染重病,几乎不治。她的军医几次要求她回到后方去修养,她却一直勉强支撑。后来遇到了一位名医,才侥幸捡回一条命来。如今估计还未痊愈,恐怕是没有精力指挥南下的。”

    竣熙一页页翻阅。卷宗虽然不厚,但记载详细,好像这人就潜伏在玉旈云身边一样,连每天军医开了什么药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此外,玉旈云和石梦泉还产生了矛盾。”哲霖继续说下去,又递交上第二本卷宗,“两人是在东征一开始就产生嫌隙的。具体原因虽不清楚,但是麾下士兵都觉得他们与平常有所不同。玉旈云本来树敌无数,又难以亲近,石梦泉才是联系她和士兵的纽带。如果没有石梦泉,玉旈云的威力恐怕要大打折扣。”

    惊讶地,竣熙翻开第二本卷宗。上面记录的多是士兵的言论。虽看不到玉、石二人的直接对话,但是从部下的议论之中可以看出,这两人行为反常已经到了十分明显的地步,连普通士兵也慌乱担心起来。

    “第三——”哲霖再次呈上卷宗,“此次樾国东征郑国,看似玉旈云和刘子飞联合指挥,但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殿下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些蛛丝马迹来——玉旈云作为领侍卫内大臣,早已没有领兵的权力。她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就是为了要夺回兵权。为此她使用了非常手段——似乎是她出手杀死了樾国将军吕异嫁祸郑国,而且其中也出了纰漏——樾国皇帝好像一直没有给她领兵的圣旨。所以她不得已才和刘子飞合作。这两人面和心不和。兵分两路东进的时候还一直明争暗斗,看谁能先攻下江阳城。如今郑国已下,他们一定又在‘分赃’的问题上费尽心思。如果臣推测的没错,他们大概已经分别向西京提交了奏折,弹劾对方。西京那边招他们回去问话是少不了的——是招一个还是把两个都招回去,对我方都无甚分别。总之在郑国境内的樾军是团结不起来的。”

    果真!虽然只有竣熙一人能看到卷宗,但众人听到哲霖的推论,都觉得十分有理。程亦风也想起兵部所接到的消息,说是樾军在郑国实行了一系列军事化管理的措施,看来是怕占领区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