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59第15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9第159章 (第4/6页)

事的变动和最终起草好的罪己诏一同送到乾清宫里去。元酆帝没露面,也没提意见,再传出来时,已经加盖了玉玺。于是,事情便这样办了。那天正是元酆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

    上午吏部到程亦风府里来宣读了圣旨。下午,臧天任便来探望他,说,赵兴气得卧病不起,此外,其他一些支持新法的京官也遭到排挤,有几个决定辞官不干,追随程亦风。而程亦风只是愣愣地望着窗外,仿佛没有听见。

    “老弟,”臧天任道,“你我在官场十几年,都经历多起起伏伏,只是这一次,愚兄实在想不通。皇上明明前一日还对旧党的挑衅深恶痛绝,怎么一夜之间又成了是非不分之人?听皇上那天的语气,我本以为,咱们同旧党的斗争,就算不能胜利,也会僵持上一段时间,岂料忽然之间,咱们就满盘皆输……我也不是第一次被谪贬,但是这一次,心里真的有团怒气——”他指着自己的胸口:“我甚至想去质问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就这样拱手把江山送给了那些祸国殃民之徒?”

    程亦风想叫他小心隔墙有耳,但忽然想到,自己家里如今哪儿还有其他人?老门子已经不敢再回来,之前还有一个童仆,不过因为父亲病了已经回乡。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小莫,却是居心叵测的jianian细,如今不知跑到了哪里……说再多大逆不道的话,也无人无告密了吧?

    心中陡然升起一种孤寂之感。接着便想到公孙天成发配平崖,这两日便要启程。老先生也应该听说了朝堂的巨变吧?不知会说什么呢?自己对元酆帝“洗心革面”成为一代中兴之主,抱有多么大的希望,自己对邪不能胜正有着多么单纯的信仰,老先生则早就算准这一切都行不通吧?那么,他坚持的“大义”呢?冥冥之中的主宰,为何会允许这一切荒唐的事情发生?

    无论公孙天成会说什么,他想,自己都应该去见一见他。毕竟,此去平崖山长水远,不知何日再相见。

    于是,臧天任告辞之后,他便收拾了几件御寒衣物,并一些预备沿途打点的银两,来到刑部大牢。

    岂料,才说明来意,刑部的人便道:“大人难道不晓得吗?公孙天成半个月天前就已经被押解上路了。”

    半个月前前?程亦风讶异,那岂不就是元酆帝在朝堂上将自己罢免的时候吗?“为何提早了日期?”他问。

    刑部的人摇头表示不知,但又低声道:“好像是圣旨呢。听说那天宫里来人,传了皇上的旨意,说公孙天成和他有私怨,留在京城影响皇上修行,于是叫提前押解走了。”

    程亦风不知这话是真是假,但想来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头绪来,只得怏怏回家去。途中,遇到不少听说了这次巨变的百姓,有的远远地望着他的轿子,有的则战战兢兢前来问传闻是不是真的。当他苦笑着点头时,围上来的人渐渐多了,一些人问,是否受到了假官票案的牵连;又有一些人说,自新法实施以来,自己得着了不少实惠,不明为何好好儿的,忽然又要废止;更多的人则说,程亦风一定是受了冤枉,希望他能早日回来。

    如此一路行,一路被人围着问话。他几乎到黄昏时分才回到府邸。在门口见到早先被自己打发回去的童仆,正在其母亲的陪伴下等待着。上前问了才知,原来是希望回来继续服侍他。“大人上次打发他回来,又送了他许多银两。”童仆的母亲道,“谁知花尽了,我家那死鬼还是没救活。大人的银两,我们母子还不起,您若不嫌弃,就留这孩子在身边使唤吧。”

    程亦风摇头:“银两本是送你们的,何须还?再说,程某即将远赴揽江,怎能叫你们母子分离?”

    但那母子俩苦苦哀求。程亦风终于拗不过他们,答应让那童仆帮自己打点行装,直到离京的那一日为止。

    他带着这个笨拙的少年回到家中,看着他收拾完了细软,又去整理书房。架子上的书籍,有些是自程亦风少年时代就一直钟爱的,有的是他在地方上为官时搜集的,还有诗集、笔记,而最多的,是一年来呕心沥血推行新法的种种记录……这些全都被收拾了起来。他看着,就好像看自己的人生被装箱打包一样。

    然而这一次真的不同于以往被贬。那时候,他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因何摔了下来。而眼下,装进箱子里的,不仅是他未完成的理想,还有许多的疑问。元酆帝究竟为何一夜之间态度全然改变?为何做出如此荒唐的判断?这些难以解释的怪事,大概只会在梦境里发生吧!难道之前那一年,就是一场梦?

    他便真的做起梦来,朦朦胧胧,不知身在何处。直到感觉有人在自己身上披了件衣服,才猛地醒过来。只见夜色已深,房内一盏黯淡的油灯,光晕中忙碌的身影竟是符雅。他不由惊道:“符小姐,是你么?”

    符雅转过身来:“可不就是我么?难道还有什么人半夜到大人的府上?或者大人的府邸变成什么人都可以自出自入的地步?”

    程亦风赧然一笑:“我还算什么大人?接任揽江县令之前,我不过是一介布衣而已。”

    符雅笑了笑:“话是这么说,但是一介布衣在书房里开着窗户打瞌睡,也是会着凉的。”边说,边上前来关上了窗户。

    程亦风看着她苗条的身影,听见衣袖衫裙悉索作响,更隐约闻到有一股淡淡的菊花香。如果由两人第一次见面算起,可真是聚少离多啊!自己将要去揽江了,符雅这是来道别的么?以前不是想过,带她一起,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么?但眼下,自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谪贬了,前途一面迷茫,怎好意思向她开口?

    所以,他只是这样呆呆望着符雅。

    符雅也注意到了,笑笑:“大人干什么这样盯着我?好像我脸上长出花来似的——大人是有话要对我说,是不是?不过,我也有话说,请大人让我先说。”说着,她走到书房的中间,面色忽然变得很严肃:“程亦风接旨——”

    程亦风一愣,连忙跪下。只听符雅道:“皇上口谕,程亦风此去揽江,须保重身体,静待复起之日。复起之后,务必辅佐太子,内修政治,外治武备。为免jianian臣加害,特赐丹书铁券,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望尔刚强壮胆,尽心竭力,革除积弊,推行新法,驱除鞑虏,捍卫疆土。”说着,取出半面铁券来:“另外半面在皇上手中,以为凭证。”

    程亦风不由更加糊涂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符雅将半面铁券交给他,道:“大人不明白,那是应该的,要不然,怎么骗过康王府的那班人?其实这一切,都是公孙先生向皇上献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计!”

    “此话怎讲?”程亦风急切地问。

    符雅道:“之前你不是和皇上在朝堂上跟人唇枪舌剑,斗了两、三几天吗?有天下午,皇上差人来坤宁宫找我去。他说,他有要紧事想请教公孙先生,但是怕自己去刑部大牢,难免被康王府无所不在的眼线发现。而我和公孙先生有些交情,前去探望不会惹人怀疑。他要扮成个老太监,和我一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