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59第15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9第159章 (第5/6页)



    “那皇上找公孙先生何事?”程亦风问,“莫非是关于和康王府的斗争?”

    符雅点点头:“皇上问公孙先生,如何才能将眼下的这一场党争速战速决,因为拖得时间太久,只怕国力也要被消耗殆尽。而公孙先生听了皇上所说的情况,便道:‘若是这场党争能旷日持久,可能倒是一件好事。只怕才一开始,就要失败。’皇上很是惊讶,问他何出此言。公孙先生道:‘皇上不是说,谁跟你拧着干,你就把谁给撤了,誓要换一批听使唤的官员来?表面上看起来,皇帝换官员是很容易的事,岂不知大臣们要换皇帝,也并不困难么?’”

    “换皇帝”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程亦风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公孙天成说,但没想到他当着元酆帝的面也敢说出来。

    “皇上自然很生气,”符雅接下去道,“他喝斥公孙先生,要他小心言辞。但公孙先生只是冷笑:‘言辞怎么了?不宣之于口,难道就不敢付诸行动了吗?万岁仔细想一想,换皇帝当真很难吗?据我所知,之前皇后就已经尝试过一次了呢!’皇上依然很生气,不过仔细想了想,此话不假,便问道:‘老先生的意思是,康王爷要杀朕?他有这么大的胆子么?朕因为顾及悠悠众口,尚不敢将他这狼子野心的老家伙杀了,他要弑君而代之,难道不怕举国上下齐来讨伐他?’我心里也是这样想,不知公孙先生为何有此一虑。便听公孙先生笑道:‘皇上还是太不了解康王爷了!他岂会那么傻?他若是想自己当皇帝,何用等到古稀之年?康王府的目的一直就是做无冕之王。他满门都是封疆大吏,自己又执掌宗人府,只要将霏雪郡主变成未来的皇后,整个朝廷就都是他的天下了——还名正言顺,不惧悠悠众口。日后留名青史,也许是一代股肱之臣。如果他弑君篡位,且不论皇位坐不坐得长久,岂不是立刻成了jianian臣?康王爷精于算计,这本账还算不过来么!’”

    “那为何公孙先生还暗示他会加害皇上?”程亦风不解地问。

    “皇上也是如此问。”符雅道,“公孙先生说:‘万岁还不明白么?从前你不管是真昏庸还是装昏庸,总之你不理朝政,是废人一个。康王爷何必理会你?只要能控制太子,就万事大吉。而今皇上你却要重掌朝政,不知到几时才会传位给太子。而那个时候,霏雪郡主做不做得了皇后,太子又会不会任由康王府摆布,可就都成了未知之数。尤其是,如果皇上现在开始着手对付康王府——你毕竟是皇上,若硬要不顾文武百官的意见把康王府满门抄斩,之后再慢慢收拾残局,你做得到。若然如此,康王府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逼到临头,他们可能会选一步险棋。’”

    可不是如此!程亦风才也领悟过来。那么,在朝堂上,元酆帝和他越是咄咄逼人,党争越是白热化,元酆帝就越危险啊!

    符雅继续说下去:“皇上听他这么说,勉强笑了笑,道:‘朕只以为你不过是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谋臣,想来看看你有无锦囊妙计相授。岂料你还是个算命先生——怎样?听说算命先生算到人有大劫时,都会告诉人怎样逢凶化吉。老先生对朕有何忠告?’公孙先生冷笑:‘皇上也太抬举老朽了。算命先生都是江湖术士,岂能真的替你逢凶化吉?就算有时胆敢泄露天机,提点一二,也不是人人都敢听从他的指示呢——皇上莫非忘记了,你我宿怨颇深,你就不怕我表面帮你出谋划策,背后却捅刀子杀你报仇?’”

    “宿怨?”程亦风喃喃,“大约是和文正公有关吧?”

    符雅点点头:“我猜也是,但是皇上和公孙先生都没有言明,谁知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恩怨?我当时真心急,生怕公孙先生为了私怨不肯帮皇上,又怕皇上一气之下走了出去,错过了公孙先生的妙计。但谁知皇上非但不生气,还笑了起来,道:‘你一定不会。虽然朕不能算十分了解你的为人,然而也知道些大概——当日在凉城府公堂之上,朕曾经感叹,像你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奇才,偏偏喜欢效忠迂腐不堪的主公,即使你有平定天下的妙计,他们却总不肯听。结果你非但不能飞黄腾达,还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其实,朕知道,这并非你运气不好,而是你的性格使然——你嘴里说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实骨子里是个比于适之和程亦风更迂腐固执的人。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公,你根本不屑去辅佐。所以,为了与朕的仇怨,而助纣为虐,让康王府得逞,你也一定不会做。’公孙先生听了这话,愣住了,半晌,才干笑道:‘皇上的意思是,你之前是一介昏君,现在已经决心要励精图治,所以配得老朽的辅佐了?嘿嘿,其实依老朽看来,皇上还是做昏君好一些。’”

    “这又是什么意思?”程亦风很奇怪。

    符雅道:“皇上也不明白。公孙先生便解释道:‘皇上过惯了昏君的悠闲日子,哪里禁得起日理万机的折磨?所以,你今晚回到宫中,立刻恢复修道炼丹,明日早朝之时,废除新法,下罪己诏,罢免新法领袖。并从此之后,不再早朝。’”

    “为何要这样做?”程亦风一头雾水。

    “这就是公孙先生的高明之处。”符雅道,“大人请想,与康王府以及旧党斗争起来,你们一定能取胜吗?眼下已经灾异不断,旧党们纷纷指责这是大人和新法祸国殃民——虽然你我心中都知道,这根本就是强词夺理。但三人成虎,旧党们如此造势,长此以往,大人在百姓心中可能就从民族英雄、新法领袖变成了乱臣贼子,而新法也就真的成为引来天灾的不祥之物。到时候,新法进行不下去,大人的官位自然也保不住。将来想要复起,几乎没有可能——花了恁大力气来搞党争,对社稷、对大人都没有任何的益处,值得吗?而相反,如果大人不是因为失去民心而被谪贬,新法也不是因为祸国殃民而被废除,只不过是因为‘昏君听信jianian臣谗言’,情况就大为不同——此刻,老百姓没人相信大人和新法与灾异有关;但皇上听了旧党的话,废止新法罢免大人,老百姓心中该有多么不服?日后只有一有机会,百姓就会期盼大人复起,大人再重新推行新法,也必然受到全国下上下的拥护,相反,旧党民心尽失,必然不战而败。”

    程亦风怔怔的,半晌才明白公孙天成的用意:“也就是说,公孙先生要皇上扮昏君,冤枉赵大人、臧兄和我,让举国上下的人都觉得将不该打倒的人打倒了。然后又故意让康王府和旧党胡作非为,引发民怨。待寻着机会,就将这些jianian臣一网打尽。接着,再重新推行新法?”

    “正是如此。”符雅道,“公孙先生对皇上说:‘世上的君子有三种,一种硬着颈项,宁可自己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也要捍卫大义。这一种成了烈士。另一种为了持守心中的理想,不肯和俗世同流合污,一旦大事不成,就挂冠而去,隐居山林著书立说。这一种成了隐士。第三种遇到恶人当道,既不会拂袖而去,也不会玉碎瓦全,不惧身败名裂,不怕千夫所指,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