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王_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 (第1/2页)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步兵阵主动反冲锋后是否分散,以至于密度小于敌方骑兵的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

    1、笔者前两个模型发表后,引来了网友的赞誉,也引来了一些奇怪的人。

    2、那么,他们对我发难的观点是哪些呢?如下:

    a、步兵由防守阵型反冲锋后,战线会像涟漪一样由内圈像外圈一样扩大,造成步兵散乱,可能密度小于骑兵,可能落败等等,既内外线问题。

    b、火力线理论、克劳什么茨、这那琼斯、“战略进攻,战术防守”、内线优势论、兰彻斯特方程等等等等。

    3、打住!

    我说的只是古代中国步骑在一个平原战场、百步距离之内的反复战术较量而已,有他们说的那么多那么复杂吗?

    况且,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反映是另一回事;客观规律是存在,但人类是要运用的;应该实事求是,一事一议,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胡吹海喝!

    4、我决定,一切用数据说话,再建立一模型,针对唯一的、在理论上存在的兵力分散问题作出说明,让广大网友了解,古代中国兵家是怎么考虑并实践解决的!不尚空谈,实干力行!

    二、资料和解说

    1、仍采用前两个模型常提到的戚继光和李靖兵法,并且,由于戚继光的兵书更为完善,就以他为主;他和俞大猷都是恢复古典军事的一代,并自称要以李靖方法为例对付北方游牧。

    2、阵型规模

    戚继光的单营是三千人左右一营,三个千总领各自的“部”再加中军,行军时三列纵队,各纵队相去三十余步。结方阵时,两个千总在外围,一千总在子围,中军又在子围内,形成“回”字形正方形方阵,再加中军旗鼓;计兵两层,再加主将的中军家丁等。以下是原文《练兵实纪·cao马兵》:

    中路与左右二路相去,空各三十步,点鼓前行。。。。。。。中军举变令炮一声,吹摆队伍喇叭,则左右二部即为外围。中部左右二总前后各收进,中间分开,即为子营,标下人员,两行列于中军。再吹单摆开喇叭,每一小队连人脚中分,横去各一丈。。。。。。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外围步战之兵。。。。。。六层马兵亦听点鼓出,在步兵之后。。。。。。挨次先马军,由中角三门回

    (1)由此可见,三千一营的方阵的外围边长是(30余x2)=60余步或稍多,子围边长由于兵力减半,当然是30余步。特别要提醒的是,戚继光是把外围兵作为骑马的步兵来使用,所以题目是“cao马兵”,实质是步兵阵为主、骑兵帮助——这是戚继光针对当时明军实际情况做的无奈之举,曾在“登坛口授”等文中说过道理。(这也是某个显摆者曾经打鸡血的地方,他认为能抽到我的脸,结果证明他望文生义)

    (2)旁证。

    也许有人认为原文中对“纵队行军间隔三十余步”与形成方阵的外边长关系的表达仍显不足,或是说不够透,笔者可以从兵力与占位宽度来证明如下:

    在《练兵实纪·编骑兵》里:

    各百总选旗总三名,先以一百总下一旗总,令选队总三名。。。。。。。军足三千二百以上,每把四百总。军止三千以下,每把三百总。。。。。。

    。。。。。。左部千总旗。。。左左司把总旗。。。左右司把总旗。。。。。。

    综上与“cao骑兵”互相印证,一个千总的“部”辖两个把总的“司”,一百总下九队。再由“cao骑兵”知道,一队布阵宽度为一丈(明代一丈等于两步)。

    所以,方阵外围的边长为:

    a、军止三千以下的三百总司:(1丈x3x3x3x2x2)/4=27丈=54步

    b、军足三千二百以上四百总司:36丈=72步

    因为三千一营在数量上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所以,(1)是正确的。

    3、步兵出击距离

    《通典》里李靖兵法说得清楚,是“步趁不过三十步”,其他兵书也照搬。

    戚继光没有在“cao骑兵”里明说,只说敌人靠近到三十步内出击,但在“分车任”里说了:

    “凡车下出战照图。其后一名,紧在车头之下,不许远离。前一名务要押驻队头,不可离车五步之外。”

    笔者按:“分车任”是紧接着“cao车兵”说的,是单个车营的cao典。由于单个车营不像“cao骑兵”里有子围,只有掌管车、马和弗朗机的“正兵”,所以戚继光把出战的“奇兵队”限定在不出五步外。

    由此,也可证明戚继光对骑马步兵的步战肯定是有约束的,最可能继承李靖的“三十步”。

    而且,《武备志》还记载俞大猷模仿武王伐纣说的“五步、六步”。

    所以,步兵出击距离的上限厘定为三十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