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 (第2/2页)
。 4、子围出击路线 “cao骑兵”里没说出去的路线,但是,说了是怎么回来的,在以上引用的原文末尾,即:“挨次先马军,由中角三门回” 其中,中门是布阵时就预留的,两角则是步兵出击后暴露出来的(有戚继光方阵图的网友可以看得很清楚,四个角上原来是有兵防住的) 简单回推,出去也是这样。 反证: 如果不是两角,则中门太小太挤,只能从外围步兵阵挤出去。可是,戚继光根本没有这样的指令,而且要求: “步兵听点鼓。。。。。。不许仍守次数,不救前列,其前列亦不要离了本伍” “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 所以,既没有客观间隙,更不会有作战指令让子围那样胡来! 更明显的是,戚继光在《储练通论·原性气》里说了一句高度概括的话与《练兵实纪》相印证: 步骑必须兼用,但骑不可逼步之后,步若教练未信,亦不可使当骑之前,骑旁攻而步正出,或者其可乎? “骑旁攻而步正出”——这句话正是明证。 三、出击后的变化 不管说离心运动也好,发散也罢,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数据说话: 1、先不管子围兵,只计算外围: 外围每一边兵原宽60余步或稍多,最大出击距离30步,则所面对的最大扩散边长为(60余或稍多) 30x2=120余步或稍多。 也就是说,边长顶多增加一倍还不到。 则每一队占地最多由一丈增至两丈,密度不低于(12/4)=3人/步。 (3)由此可见,即使按最大出击距离算,先不算子围步兵,并且把外围兵铺开,所得平均密度仍要远高于模型一中骑兵冲锋的横向间隔。 当然,有人说骑兵可以加大密度,或是前后行叠加。在这里,我要提醒,明朝一步不过1.6米左右,一匹矮小的蒙古战马背高通常也有1.3米左右,再加上马上的人——我很期待看到冲击骑兵被步兵那长出一大截的长矛大刀戳倒后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也许,还有人认为步兵阵会疏密不均,队形不整,以至于有的密、有的空,戚继光是这样教导的: “不许仍守次数,不救前列,其前列亦不要离了本伍” “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 2、按照cao典,把子围的骑兵算上(在“cao步兵”里,子围也是步兵),则不但密度更大,而且由于是从两角出击,连外围步兵阵的侧翼都在运动中保护好了。 3、步兵阵在敌方骑兵冲进50米甚至30内时发动反冲击,极大地制约了骑兵的战术手段;要知道,骑射的有效射程不过80米而已;而且骑兵如果要避开,瞬时转弯也是大难点;所以笔者说步兵逼迫骑兵死战。前行敌方骑兵一旦被出击的步兵逼住下马,由于前面形成的阻碍,后行的骑兵就会越来越难发动原来的冲击,说简单点,就是“三板斧”都没有。 4、戚继光“cao车骑”是一个车营和一个骑兵合练,这是他最强调的合成阵型。如果兵更多,一万五千人,五营合阵,计兵三层加大中军,层次更多,防范更谨。历史上战果不好的,都是事先不会谋划,当退不退,或阵营布置不好,当合不合。 5、李靖的二万人,分为“六花七军阵”,其兵力层次分配类似,而出击则明确说不过三十步,更明显地避免了散乱稀释问题。 6、更早的兵书,战国司马法、诸葛亮推子八阵、西晋马隆偏箱车阵等等,都是多层次方阵型,四层很常见,更多不稀奇。 四,总结 1、以上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兵家对此等阵型出击后采取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预见性,也告诉后来人:不仅要认识规律,还要会运用规律,事在人为。《孙子兵法》: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五、话外 1、古代中国骑兵所使用的是弓箭,骑射的弓箭,不要指望它能与热兵器时代火枪的杀伤效果相比,模型二中引用的戚继光文章都表明“三箭的伤大致相当于一刀”,更不要说冷兵器的枪和热兵器的枪了。如果有人在这个基础上谈什么西方近代军事里的火力线、密度、波次、兰彻斯特方程,我就这样评论:臭显摆,大而无当,离题万里,坐井观天。 六、后记 写完本篇,夜深寂寥,笔者怅然,模仿戚继光作语:诸子百家之学,传其妙者寡,尚俟豪杰续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