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六零 华夏一统 (第1/2页)
觉察到身后张道源的异样,柏天长后悔了。言多必失,差点露出马脚。 不过张道源此时再也不敢阻拦柏天长了,除了柏天长的功力比他更高外,手下也未必听他的。最重要的是,怀疑归怀疑,也只是怀疑而不敢确定。万一柏天长真的是神灵转世,得罪真神,岂不是永世不得超生。 柏天长不管张道源,优哉游哉地牵着卓青菱漫步。两人轻声细语,指点星空。巨大的法身依旧,如影随形。这么庞大的法身,千百里之巨,就像一盏明灯,在炎帝星地面用望远镜都看得见。雷达更看得见,因为都是实物质,且柏天长故意让量子显示出金属属性。 地面震动,再接到太空岛不少人的电话,说是灵宝天尊现身讲经。柏天长还离得老远,地面的信徒,已经云集拜迎。 丝丝念力,虽然很细,但汇聚千百万,那也是汹涌的江河。这信仰之力太强,让柏天长都吓了一跳。赶紧从储物空间取出更多的量子体,不然他会被汹涌而来的念力撑死。于是柏天长的法身更显巨大。本来凝聚成致密的量子体都有几百公里之巨,显现构成虚幻、松散的法身,顿时直达几万里,堪比星球。 柏天长元力扩张,本来极限也就万余公里,但在海量信仰之力的支持下,再次迅速扩张,足以覆盖炎帝星全球。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光吸收而不给信众补充不行啊。再者他自己还要将念力转化为元力,干脆用元力将修炼之术灌入所有信徒的脑海,使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运转起修炼功法。 千万人一起同步修炼,惊天动地。炎帝星的灵质迅速减少,更大空间的灵质被快速吸引过来。就像在水中突然舀去一块,四周的水都向中间一涌。此时不是灵质潮了,而是灵质海啸。 炎帝星真的出现了神迹,所有信众全都心境通明,浑身舒泰不说,竟然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草木齐长,苍翠茂盛。所有动物也都精神抖擞。这是因为灵质本就是高等的生物能,类似人们常说的修炼灵气,密度突然变大,瞬间催生了炎帝星所有生物的生长。 柏天长元力一扫,找到李汉心所在。让法身绕星球转了一圈,然后渐渐淡去。自己携着卓青菱,隔断信仰之力,向李汉心家降落。 他不敢再吸收了,虽然可以促进功力飞速提升。但吸收过多,来不及转化,会消化不良的。因为众人的意念太杂,如果不转化,他会走火入魔,迷失自己。 李汉心早已接到东方三善和张虚归的电话,带着家人一起出门迎接。他是一位学者,执着地保护和发扬华族的传统文化。对于道教,是一种研究的态度,而不是虔诚的道教信徒。柏天长成神,他持的是怀疑态度。觉得这是柏天长继统一天竺和大华之后,用来一统三清的手段。 李汉心并不反对统一,只要龙华政府重视国学经典,不在高速发展中抛弃华族文明就行。所以对柏天长展示的神迹,他不置任何褒贬,更不可能膜拜。再大的神迹,都能用科学解释,只不过知识领域还没扩大到那个地步而已。就像一个普通溺爱孙儿的爷爷,含笑看着孙儿的游戏之作。 柏天长和卓青菱落地,高高兴兴地喊了声爷爷。一家人虽然来往不多,但在结婚的时候也都见过。柏天长的和蔼,李家子弟的奉迎,使大家的关系更显亲密,其乐融融。 李汉心不卑不亢地招呼跟随柏天长而来的张道源。不管有没有柏天长,他作为一个身具华族古书生那种风骨的学者,对张道源也一直是这个态度。 张道源却因为柏天长而对李汉心的态度大变,再也不敢高高在上,而是很谦卑地向李汉心问好。 家宴不论国事。李家众人夹杂着一个外人张道源,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家常饭。李汉心没有为柏天长大摆宴席,也没有因张道源的到来而特别隆重。 饭后,李汉心带着柏天长和李家弟子,驱车城外李家墓地,祭拜李家先祖。虽然柏天长不姓李,但李汉心还是将今天的祭拜,当作柏天长认祖归宗的仪式。并给柏天长取了一个李姓的名字,李传宗。烟火传承,这也是华族文明的核心之一。 传宗,当然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李家辈分排序,炎黄开基,夏汉衡传,承前启后,源远流长。柏天长刚好传字辈。其中的衡本该是恒,但上几辈里面已经有了恒字,所以改作同音字衡,作为李衡源一辈的辈分字。柏天长给团团起名李承天,刚刚巧合了李家思想和辈分的传承 所谓老孩,是说老年人有时候的思想,跟孩子一样。柏天长待李汉心,跟李汉心待他,异曲同工。宠溺式地任由李汉心cao作,满足老人家的爱好和心愿。 隆重地三跪九叩,完成大礼。李汉心乐得眉开眼笑。走出宗祠,看到等候在外的张道源,李汉心终于将心思回归到国事,“传宗,此来不止是祭祖吧?” 柏天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爷爷是跟他说话。对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