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创新很简单 (第1/1页)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提到“创新”,我们开始接触这个词语时,总是会觉得创新太复杂,太难。但往往却与实际相反。 例如: 一支笔的表面本身是平滑的,但若弄成棱形,则就不容易滑落。 防潮盒就是在普通的盒子上,扎出一个小孔,便有了防潮功能。 原来的时候,铅笔和橡皮是分开的,有一个人就把铅笔和橡皮绑在了一起,使用起来就十分方便。 这些事物的发明,这是需要深思熟虑,就轻易创造了许多物品。我们心里多多少少是失落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物品,而我就想不到呢 多数是因为我们觉得有些事情太难了,从而心理上就不想深思。且觉得世间的太多,都是不可能的,这往往是由于心理的作用。例如有些事情还没有去完成,就已经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就不去思考。 齐白石原本是一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且荣获世界******。但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正如本田宗一郎所说:“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的确,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按照教条式的方法对待一切事物,是很可怕的。若我们不懂得进步,那么社会是很难进步的。 且创新有大有小,并没必要追求更完美的创新。 另外,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大多都赞叹他,称他智者。但若一个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那么多多少少他是愚蠢的。【不表示特指】 创新也并不难,都是从简单的事物中得到了许多奥秘。 2016.11.6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