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欧陆征服史_第二章 初至西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初至西城 (第1/2页)

    浔江所在,是昔年广南府治下的江段,同时也是整个西江水系最重要的枢纽,浔江上游分别是来自广西的左右江与桂江,浔江下游便可称之为珠江了。换言之,从浔江到广州城,水路不过数百里,说朝发夕至或有夸张,但在十月初渐起的西风吹拂下,楚锐这伙流放犯所乘坐的船,若是张满风帆的话,花上三天时间却也足够达到了。

    应该说,楚锐现在拥有的这副身体还是相当强壮的,即便昏迷了好些时日,但在周围那些罪卒弟兄们每日喂饮喂食把屎把尿下,并没有变得太过虚弱,在苏醒后的三天时光里,他的精气神逐步恢复,这让他得以在各艘船上来回走了一圈,熟悉一下这个既古老又新奇的世界,顺便将那些袍泽兄弟与记忆里的情况进行一下验证,看看有什么对不上路的地方。

    旧楚锐的记忆看上去总体上还算可靠,没有太大偏差。一万人的队伍,楚锐能叫出名来的有两百多人,而能叫出楚锐名字来的,足有七八千,毕竟队伍是他拉起来的。大伙对他的态度也还算不错,尽管现在所有人都成了流放犯,不过大伙也都知道,当初五路伐夏数十万大军,能够安然回到大宋的也就十之二三,若不是楚锐把大伙儿聚集起来并且指挥得当,别说流放岭南了,就是保全性命也很难,又还有什么好责怪的呢?再者说,流放之事也是朝廷听信那些官儿们所言,非要把帐算在楚锐楚指挥头上,未免太过牵强了。

    四个罪卒营,楚锐自管一营,另外三营的指挥分别唤作李桢、刘椋、刘夔。其中,李桢约莫三十岁,曾经是京营低级将领,后来西征时调入秦凤,成了高尊裕的手下。其人长得颇为歪瓜劣枣,身材瘦小猥琐,一双小眼喜欢四处乱转,说起话来阴阳怪调,不过言语间却总把楚锐比作知己,仿佛相交熟悉了多年一般。

    “我和他有那么熟吗?”楚锐在某天傍晚从李桢的船上下来的时侯多少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

    “那厮其实就不是个好鸟!”伴随在楚锐身边的王六郎一脸的鄙视:“你是忘了吧?当初在瀚海里跑路的时侯,他是自带队伍主动靠上咱们的,当时他们手里没粮没水,伤员又多,屁股后边还被一伙铁鹞子死死咬着,咱们当时正要去跟刘大帅的大营汇合,原本没想收留他们,若非这家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又下跪又哀求,谁管他的死活?后来咱们发了善心,硬是帮他们阻住了追兵,这总算救命之恩了吧?奶奶的,京营的家伙就是狼心狗肺,这厮不知报恩倒也罢了,路过银州的时侯,他居然把西贼从城里引了出来咬上咱们,自己却带着粮食和水乘夜溜走,你问问弟兄们,说起这厮,哪个不恨得牙痒痒?”

    经王六郎提醒,楚锐多多少少找回了一些关于李桢的记忆,算起来,从回到关西待罪直到现在,他认识李桢也算有一年多了,同在罪卒营里,可印象中却真没打过多少次交道。而似乎每次见到李桢,李桢的脸上都从无愧色,好像拿兄弟做挡箭牌这事从来没发生过一样,不得不说这厮的脸皮修炼得颇为扎实。

    至于另两个指挥刘椋和刘夔,乃是两兄弟,其中刘椋为大。此两兄弟是刘昌祚的子侄辈,自幼便在军中成长,西征的时侯做了刘昌祚的幕职官,与做刘昌祚幕僚的楚锐倒是真熟悉的。从他们的脸上,楚锐没有看到仿如其他罪卒那般因流放千里而带着的悲凉愤懑之色,想来约莫是此二人乃刘昌祚亲信的缘故,既然刘大帅没有倒,或许将来还有他兄弟俩起复的机会,是以此次流放徒涉这两兄弟权且当做朝廷放长假罢了。

    除了指挥,每个指挥下面还有25名队长。朝廷对于这些流放犯的所谓“队长”“军头”之类的玩意根本没兴趣,反正都是罪犯,不是什么正式的职务,所以实际上这些队长都是各营指挥自行任命的,方便管理而已。

    利用三天的时间,楚锐不管是不是自己营里的队长全都拜访了一遍,以求在到达广州前进一步提高脸熟程度,而每次拜访的过程大致都差不多,那些队长要么发牢sao指责朝廷不公,要么因为晕船神色萎靡求安慰,要么就大骂来自河东路的押送士兵不够兄弟,几个月下来大家吃不好穿不暖病了无药可医之类的。对此楚锐倒是感同身受,事实上他也想找个人求安慰或者发牢sao,毕竟流放的旅途是任谁也不会愉快的。

    到达广州城外是在楚锐穿越的第四天早晨,天气很不错,朝阳的万道金光笼罩着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江面上桅杆如林,货物堆积如山,即便是在这个时辰,各处码头上也挤满了刚刚前来点卯等待搬运任务的苦力们。而在一片熙熙攘攘中,总能看见不少眉深目高、肤色或白或棕,有着暗红又或棕黑、金色头发的人们,那便是来自远方的蕃邦商人了。

    “我的老天,他们是怎么过来的?”王六郎站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