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六零章 公孙丑潼关拜楚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零章 公孙丑潼关拜楚王(二) (第2/2页)

及楼缓三人畅饮到半夜方才是散去,又休整了两日后,公孙丑便南下去往江州城。

    他来的时候,是一个人一柄剑,连个随从都没有,去的时候也当是如此,儒家的弟子皆是这幅模样,游历天下安全的很。

    至于江州城那边,鄢城将军越无辛早已派出一直三千人的军队开拔了,只需公孙丑到任即可。

    ……

    送走了公孙丑,楚王与客卿楼缓行于大河之畔,映入眼帘的是威武雄壮的楚国船师,因龙骨的应用,楚国的战船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尺寸,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江之岸。

    “大王船师雄壮,天下唯一,南路大军又一日千里,攻城略地,此战虽还未胜,但胜利早已是倾斜于大王!”

    见得熊横高兴,楼缓适时插话道。

    哪知熊横听到了这话,却开始摇起头来:“唉,正所谓福兮祸所依,天下之事皆有两面,皆有利弊,将军只说了这好处,可还没有说弊端啊!”

    至于什么是弊端,相信以楼缓的才智,应该是能向想象得到的。

    只见他微微一笑道:“臣知道,若是不能在函谷关堂而皇之的击败秦国,伤其元气,那不管我楚国夺得了多少的土地,最终都是要还回去的,不可久矣,此时其一。”

    “其二者,九国谋秦,真心谋秦者少,适时而动者多,放眼天下俱是英才,他们定然不愿意看到,一个秦国落寞了,又崛起来一个楚国,尤其是当今率军主将者,乃是齐国大将军。”

    短短一席话,楼缓就说出了熊横的顾虑。

    只有死了的秦国才是好秦国,否则对谁来说,那都是一头虎狼,一头随时可以卷土重来的虎狼。

    “将军既是知道寡人所虑,不知可有和对策?”

    熊横转头望向楼缓。

    只见楼缓依旧是面带笑意,处事不惊:“臣有上中下三策,可安大王之心?”

    “喔,说来听听。”

    熊横笑意很浓,楼缓就是楼缓,果然没有将他看错。

    “大王,上策者,大王许之以重利于齐国大将军匡章,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要匡章不退兵,九国援军就不会轻易散去,匡章之人重于信义,重于名望,此大王已经给他了,还需日后见了,再提点一些即可。”

    楼缓的提醒,让熊横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垂沙之战的时候,齐威王曾多次派遣使者告知匡章进攻,可匡章每次都以准备不足而拒绝,也就是说此人并不注重于王威,而是注重于胜负。

    今日九国谋秦之事,旷古未有,一旦胜利了,必然会被史书大写特写,彪炳千古,这不正就是匡章所想要的。

    熊横点头道:“不错,可行,那中策呢?”

    “中策者,大江许之以燕国以重利,若是匡章退兵,就以燕国上将军为主将,以为当初纵横之势来谋齐国,只是如此一来会坏了楚国与齐国的关系,甚至令齐结盟于燕,故此为中策。”

    办法也的确是个好办法!

    重用乐毅,那就是代表着燕国与楚国正式结盟,将来齐国便是两国的敌人,这是燕王乐毅都想要看到的,而且还能将齐国孤立于诸国之外,还行攻伐之策。

    以燕王姬职的深谋远略来看,他也许是能抓住这次机会的。

    “哈哈,将军可是真有主意,只可惜寡人对将军另有重用,否则我楚国执掌典客者,必将军是也!”

    这句感慨,是熊横由衷而发。

    楼缓拱手说道:“大王不必担忧,如今的楼缓只在实,而不在乎虚,只要事情能成,什么职位又有何影响,臣在说这下策。”

    “下策者,乃是齐燕不从而为之。今九国谋秦,乃有合纵四国,此四国当中,楚韩魏必需谋秦,若不谋秦,则必会被秦则谋之,若是其余诸国有退兵之相,那大王可说与公孙喜,让魏王提前发兵,攻向秦国河西,此所谓祸水北去,又或者是南北相持!”

    好一个下策,还真是下流。

    楼缓的意思就是在关键的时刻,将魏国卖了,让魏国挡在前头,到时候诸国退兵了,秦国要对付的也是两个国家,而不是一个。

    不过熊横还想再下流一点:“那还有韩呢?”

    “大王可让韩魏同攻河西,然后从河西直下取函谷关,到时候函谷关就是韩人的,韩王新立,亟需重整威势,臣愿意走一趟新郑,替大王分忧!”

    熊横默默地想了半天,然后嘿嘿的笑了起来。

    “嘿嘿,好主意,走,不看了,随寡人饮酒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