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_感知篇 第九章 情绪与健康--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感知篇 第九章 情绪与健康--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 (第3/8页)

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健康。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

    学校因素中的种种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比如,如果校风学风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抑郁,精神焦虑,若调适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什么是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三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

    生理年龄是指人生理发育成长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往往有差别,例如如果人营养不良,那么其生理发育就迟缓,将导致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所呈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也不完全一致。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人在不同的心理年龄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比如人在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往往动荡剧烈;到了心理老年期,心理倾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但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变得忧郁。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主要有两方面的标准:

    (1)个体的实际年龄应当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在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

    身体健康就心理健康吗?

    此为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

    国际卫生组织(who)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

    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作健康。

    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吗?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

    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

    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灰色心理调节得当就会回复为白色心理,不当则会发展为黑色心理。

    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的人不一定心理健康。

    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吗?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

    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不可变化的吗?

    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健康不了。

    这是一个误区。

    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吗?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纪律、道德问题与心理健康有关系吗?

    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例如,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老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问题。

    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

    心理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进行治疗?

    心理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对心理问题同样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去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吗?

    很多人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心理变态。

    这是很大的误区。

    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

    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

    这也是误解。

    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

    长期以来只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