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 返回沙仁台 (第1/2页)
“你爷爷、奶奶的名字呢?你也不知道?” “对!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因为我没见过他们,在我出生之前他们就都死了。” “那你的姥姥姥爷呢?也不知道?” “是的,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他们所以不知道。”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打死人要偿命,气死人不用偿命。我看你拿我怎么办。 “你为什么不好好回答我的问题?” “我要你对你刚才的不礼貌行为向我们所有的人道歉!”我义正言辞的说。 “那现在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家里有没有被镇压、被专政、或者正在接受改造的?你家里有没有海外关系?” 我的忍耐已经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你怎么光问我这些呢?你怎么不问问我家有没有在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有没有高干呢?告诉你,我家里人的身份都是保密的,你不配知道,因为你级别不够。” 看来我真的激怒了他,但也吓住了他,他不敢再问下去,只得草草收场。既然他不肯道歉,我也就跟你无话可说了。但是结果也出来了:我的政审不合格。厂里拒绝接纳我。 这些都吓不住我,你不要我,我可以回到村里去。况且在这个厂里呆了这么长时间,发现食堂的伙食太差了,整天是苞米大茬子饭和白菜汤。 早就听说我们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了,在乌兰浩特这种小地方,小道消息传播非常快,似乎每个人都十分神通广大,都掌握着消息的确切来源,只是迟迟不见政府下达的红头文件。 我找到科右前旗知青办,一方面求证高考的消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咨询一下我被柴油机厂拒绝后我该怎么办?高考的消息得到了证实,我现在要做的是返回村里准备参加高考。 几天以后,我乘火车返回了沙仁台。同村的同学们知道我要回村,在为我遗憾的同时还委托我为大家把去年的分红钱结了——大家口袋里都没有钱了。 经过艰苦跋涉回到了村里。知青点里男生几乎都走光了,只剩下女生了。走进我们的集体户,男生宿舍里居然还有人。原来是严响和纪文。他俩是最后回村的,没赶上柴油机厂的这次选调。因为人少了,他俩也没心思干活,整天呆在屋里。我回来以后,空荡荡的屋子就只有我们三个人。 村里还没有听说高考的消息,我必须等待。 马连山要炒炒米,需要大锅,来我们集体户里借锅,我们同意了。他抱来一大捆柴禾,提来一口袋生炒米。一个人忙了半天,炒完了,也天黑了。收拾了东西就走了。临走前他说,炒完的炒米还要簸过以后才能吃,他回家还要簸一遍。我们都没理会这些,随他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听到有人叫门。我下了地,把门打开就又回到炕上去了。进来的是马连山,他给我们送来一小袋炒米,说是让我们尝尝,我睡意正浓,也没有跟他多说什么,在他刚刚走出门,我就关上门马上回到被窝里了。 天亮以后他俩发现了那袋炒米,我告诉他们是马连山送来的。清理了一下我们的粮食,发现粮食不多了,估计只有不到一斤小米。赶紧去仓库领粮食,管理员告诉我们,队里已经派车去拉粮食了,现在仓库里什么粮食都没有。 那点炒米可以应应急,但也不够我们三个吃一天的呀。管理员老陈说,拉粮食的马车下晚就可以回来,叫我们想想办法,坚持到下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也不好太难为他,也只好如此了。 在我们集体户那间大房子的最东头一间,原先是存放粮食的仓库。现在那屋子空着,只有当初散落在地上的星星点点的米粒。不知什么时候那间屋子的一扇窗子的一块玻璃被打碎了,有几只邻居不知是谁家的鸡钻了进去,正在吃地上的米粒。我们三个立时来了精神,纪文让我堵住那个小窗户,他和严响走进屋里在去抓鸡。 我用手堵着那个没有玻璃的小窗口,他俩在屋里抓。他俩人只有四只手,当抓住三只鸡时,他两人只剩一只手是空闲着的,就只能用那一只手来抓了。几只鸡拼命的跳到窗台上,准备从我这里跑掉。我的两只手堵不住那个窗口,那几只鸡扑腾腾的就从我的手边逃出了窗外。 三个人收获了三只鸡,我很高兴。纪文却不满足,一个劲的埋怨我不该放跑那几只鸡。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午饭有着落了。 我们杀鸡可是有经验的:先把炉子点上,把鸡杀死后,不必拔掉鸡毛,直接把鸡放到炉子里烧,烧得鸡皮吱吱的冒油,然后趁热把鸡皮扒掉,包括鸡的内脏,凡是我们不需要的,统统放到炉子里烧掉。然后放上锅,加好水。没有调料,清水炖鸡,最后放上一点儿盐。三只鸡炖了满满一锅。 看看离吃午饭的时间还早,我们把炖好的鸡连锅一起放到了我们储存木柴的大柜子里,大功告成,没留下一丝痕迹。 恰在此时,我们的书记黄德旦进来了,躺到炕上不走了。我们问他有什么事?他也不说。我们借机向他诉说没有粮食的问题。黄德旦告诉我们的话与仓库管理员的话一样。 我趁机向他提出分红和我返回村里的事。说到这些事情时,他告诉我说:“你的粮户关系都已经送到柴油机厂了,你还是赶紧回去。你在这里没有户口,队里不能为你安排工作。分红的事情,你去找包玉龙。” 我一下子懵了,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我气愤的问他:“你们就这么盼着我们离开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