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卷 十五章 血洒将军碑 (第1/3页)
乱世七书之却月_乱世七书之却月全文免费阅读_下卷十五章血洒将军碑ps:陈嵩伸手把这个女子拉起来,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她身上。女人刚开始想推开,但陈嵩的动作轻柔而坚定,很快就用一袭带着男人气味的暖意,把女人裹得严严实实。女人低着头啜泣着,等陈嵩帮她结束好披风的带子,后退一步后,她徐徐抬起头来,用笨拙的身子,向这个陌生的男子行了一个礼,而后抬起头来,解开围巾,泪眼粼粼地看着陈嵩。陈嵩瞬间呆了!虽然怀孕让女人变脸,但这个有孕在身的女人,依然有一张美得让人窒息的脸,好像灯光不足以照亮它,反倒是它让灯光黯淡了。而在这个女人面前,是一个青年军官发呆神情,他不是她此生见惯的那种白脸贵公子,但却有一张棱角分明、被头盔衬托得更加英俊的脸。头盔低低地压住眉毛,露出来的双眼,此刻有一种惊愕的光。不是因为难攻难守地,而是因为倾国倾城貌。 几乎所有人都被这沦落在长安街边的美打蒙了。 只有郭旭半晌说出话来: “你是梅姑娘吧”。 王镇恶的国葬,最终还是办了,此时距离陈嵩、郭旭向王修进言,又过去了足足十天。换言之,王修为此又在刘义真面前和府中军中的反对派争了好几场。 王镇恶虽然位不到三公,爵不至公侯,但军职很高,战功更是卓著,如果他的葬礼在建康举办,皇帝是要派使者吊祭的,而且这个使者,文要是郎官。武至少中郎将。现在既然是遥遥地葬在长安,且临时起意,也等不到朝廷使者山高水长地赶来,那谁代表朝廷就是个问题。商量的最后结果,是毛修之既然新从江东来。那就顺理成章,先斩后奏,担任一回皇帝陛下的吊祭使者。 再一个问题,就是葬在哪里?王镇恶带在身边的兄弟都已经被杀,还有一个弟弟叫王康,本来也是要跟着去前方的。有事从长安迟走了两天,结果如有神助般躲过生死一劫。得到哥哥被害的消息后,他半道逃往彭城,被刘裕封为相国行参军,继而回洛阳侍奉母亲去了。既然没有亲人。墓地就得由官方指定。本地最好的风水先生还没请来,郭旭说话了,他主张把王镇恶葬在留侯祠。刘义真听完郭旭讲王镇恶生前在留侯祠祈祷的情形,叹了口气,说既然如此,那就拨一大笔钱,好好地重修留侯祠,给张良塑一个金身。王将军的墓就建在院子里,汉代谋臣和本朝良将一体祭祀,相得益彰。 葬仪还算顺利。只是半路上杀出来一群本地百姓,拦住送葬队伍,将沉重的楠木棺材从牛车上搬下来,一路换着人,肩扛到了留侯祠。王镇恶的旧部本来是跟在车后,现在也纷纷加入到抬棺的行列里。一路听着哀乐,一路洒着泪水。到了王修代表朝廷念悼词的时候。留侯祠里只剩下军人,老百姓远远地撤到祠外。似乎要和这支军队撇清关系。郭旭看着这一幕,心里蒙着一层灰。 墓碑竖起来之后,人堆里推出一辆小车,上面坐着一个老人。 李方。 军中很多人都认识他,因为刘裕进长安夜宴有功将士时,他是得到上台就坐殊荣的五人之一。人们都知道王镇恶少年时,曾经在他家生活过。王镇恶到关中后,多方寻访,最后找到他是,他已经是一个破落的老瞎子。王镇恶感恩图报,为他建房置地买童仆,让他老有所依。他也是支持北伐军不遗余力,在弘农一带奔走劝谕,发动士绅百姓纳粮劳军,在北伐前锋最缺粮的时候雪中送炭,算是北伐一大功臣。他双眼失明多年,此刻跪在墓碑前,细细摩挲着碑上的每一个字,干枯的眼睛里虽然没有泪,双肩却一直在颤抖。良久,回过身来,膝行摸索到王修脚下: “刚才读悼词的可是你?” 王修赶忙把他扶到车上,仔细掸掉他膝盖上的土: “李老先生,晚生王修,适才代表朝廷宣读悼词。” 李方斜仰着头: “那你的官也不小啦。” “晚生现在是义真太守麾下一名长史。” 李方点点头: “那你在长安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老头子只问王大人一件事情,还望直言相告。” 王修已经感觉到李方的问题会很棘手: “老先生只管问,晚生一定知无不言。” 李方摸索着,双手紧紧握住王修的手: “王大人,你也不要再跟我说镇恶积劳成疾、暴亡军中那套陈词滥调。镇恶怎么死的,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不是老百姓瞎猜,而是从你军中传出的。镇恶是大晋朝的功臣,也是我们关中子弟,他被沈田子无辜杀害,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糊涂过去。镇恶要安葬,沈田子的罪恶是不是也应该昭告天下,他的脑袋是不是也应该挂出来示众啊?” 果然王修没法回答。 事实上这问题并非没人提过。王镇恶的旧部找到刘义真,要求禀明太尉,请朝廷下旨谴责沈田子,把他的脑袋挂出来。但包括王修在内,身边人都劝他不要去碰壁。既然刘裕一开始就没这样做,那就明摆着不愿意这样做。虽然如今的朝廷说话算个屁,但这个屁要是刮到关中来,也是一阵狂风,会把原本遮掩住事情本末的尘埃吹散,而那恰恰是刘裕不愿意见到的。再说沈田子虽死,沈林子还是刘裕的心腹,沈田子的部众还在为太尉效力,打死老虎固然令一部分人痛快,可另一部分人痛苦怎么办? 李方见王修迟迟不说话,干干地笑了笑: “老朽自知这话说出来会见笑,之所以忍不住还要说,不只是为镇恶鸣不平,更是为贵军前程考虑。北府兵兴师北伐。关中人本来是万分拥戴的,可太尉中途南归,关中人心就摇晃了。镇恶之死,让本地士众更加惶惑,流言都说南人戒备北人。不愿意镇恶得势,所以杀他不仅仅是沈田子一人的谋算。倘若贵军不能借厚葬镇恶澄清是非,惩恶扬善,怕是人心会更加疏离。说实话,今天也不是我一个人要这样,我也是代表士绅出来说话。请王大人禀明义真刺史,千万不要再让关中父老寒心。” 一番话,说得王修满头大汗,但他清楚自己不能在这里擅自做出任何承诺,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乃放低身子。半跪在李方面前,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