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54 战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4 战船 (第4/4页)

造出蒸汽机船进行远洋航行,应该是时候了!

    既然已下定决心,接下来便是如何实施了。

    李不伟道:“今日一早我与赵将军上朝之时,皇上已批准了三家船厂开始改造现有的船只。本来改造船只不算什么大事,但此举涉及到军器厂的人手分派,又关系到原来的水师人员编排,因此最终还须赵将军提出建议,再由皇上定夺。不过此事既然已定,现在便可以考虑开始制造蒸汽机船了。范大人立刻便着手试制几种更大型的蒸汽机,分别在那种一万石、五千石、两千石的船上安装试运行。锅炉的制作可先以铸造方式来进行设计,等以后有条件实现锻造与铁板熔接,再考虑新的锅炉设计,到时候大不了换一个锅炉而已,只要将各个管线接口参数、以及主要定位装置设计得完全一样,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造船厂,可先将一万石、五千石、两千石的船分别进行改造,留下推进器与蒸汽机的位置,还要考虑防水、防火的问题。具体的细节,方大人与范大人可以仔细商量。不过船帆还是保留着吧,免得蒸汽机坏了就没法航行了。”

    范东来与方稳听得不住点头,心想李大人说起来看似简单,可真正要做起来,仅是绘制船的改造图,以及与蒸汽机的匹配安装图,没有十天半月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等到真正开始安装又是另一番情景。二人自然知道此举并不简单,但一想到这种挑战,不免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李不伟转向杨万景道:“杨大人,听说最近迫击炮的制作还算顺利?”

    说到迫击炮,赵善湘不由得神色一振,显然他对于此事极为关心。

    杨万景忙道:“大人过奖了。全凭实验室的设计精妙,火炮厂才有了如此成就。”顿了一顿,又道:“我们先是试铸了两门迫击炮,铜炮与铁炮各一门,后来经过试射之后,却发现其射程只有一公里,而且炮弹在空中会翻滚,显然与设计的数据相差甚远。过了不久,实验室又送来了两台炮管专用镗床,以及三台炮弹开槽用的车床,又为炮弹加了尾冀,这才使得射程大增。在无风的情况下,迫击炮的射程已能达到一公里以上,射出的炮弹有七成都能引爆。只是炮弹的单向导气槽环机构,加工起来却较为费事,目前一台车床每天只能生产三十发炮弹。”

    杨万景所说的单向导气环,是李不伟起的名字。当炮弹放入迫击炮时,必须有一定空隙,这样炮弹才能落入炮筒底部。在炮弹的******引燃时,炮弹与炮管间的空隙要封闭起来,从而使得炮弹能获得更大的初始动能,射击距离才会更远,要实现这个,就必须要那种单向导气环,也就是单向密封环了。杨万景此时已能制造出后期引爆的迫击炮弹,而且其引爆率也算不错,只是其发射方式仍然是以火绳点燃,再以炮弹内部的延时药捻引爆弹头。如此一来,炮弹落地时并不一定马上爆炸,而是等到引爆药捻烧尽时才会有了杀伤力。

    李不伟点头道:“迫击炮的炮弹一定要大量制造,因为这种炮本身就需要覆盖式轰炸,这样其杀伤力才最为有效。不过杨大人也不用太过担心,等到冲压机制作好之后,密封环便不需要车床加工了。”杨万景忙道:“下官也有所耳闻。目前我们已制造了几万只毛坯件,听说专用的冲压模具马上便可制造出来,到时估计每制造一台迫击炮,便可有近两百发炮弹制造出来。至于火yao,目前已基本不是问题。听说四川的硝洞已加派人手,硝石的产量比过去高出四五十倍了。”李不伟笑道:“这是当然。以前火yao的用量并不是很大,因此硝石的生产自然也不是最紧要的了。如今既然有了火炮,火yao的制造也要跟得上才对。”

    说着,李不伟又转向赵善湘道:“赵将军,如果要改造战船,还需得赵将军协助才是。毕竟以后cao作船载火炮及蒸汽机的都是大宋的水师将士,因此还请赵将军派出些士兵前往镇江与临安造船厂才是。”赵善湘笑道:“李大人尽管放心。我早已安排下去,不日便会有五百水军前往两大造船厂,等到时机成熟,还会有一千多名水军加入进来。”

    李不伟喜道:“如此就太好了,有赵将军相助,战船的改造必定会大获成功。”又转向杨万景道:“杨大人,三种规格的迫击炮制作图纸想必你已收到了吧?”杨万景道:“回大人,新的图纸在三日前便已收到。下官已安排下去,不日便开始大批量制造。以目前的铜铁存储量,足可以造出几百门迫击炮,以及几万发炮弹了。”

    李不伟点了点头,又道:“至于神武一号与神武二号火炮,杨大人也可以开始试制其身管了,等到液压式身管自紧器运抵火炮厂之后,再经过一番测试,炮管的壁厚最终也会得以确定。至于火炮所需要的齿轮、轴承、锣栓等零件,自会有齿轮厂、轴承厂提供。”又转向方稳与范东来道:“既然要将火炮装到战船上,船只的结构也要加以改动才是。直射火炮发射时会使战船倾斜或平移,木船能否承受火炮射击时所带来的冲力,以及是否要用钢梁加固舰船的大梁,几位就要费心了。”范东来与杨万景对视一眼,均想:李校长如此说来,像是准备将任务分配下去便撒手不管,看来这些天我等又要忙碌了。

    既然迫击炮已能够大批量制作,又有了三种不同的规格,李不伟也放下心来。再过一月,即使大宋卷入战争,也不会因为兵器问题而犯愁了。虽然火炮的数量仍然有限,但毕竟这种武器在当时来说极具威慑力,交战双方任何一方拥有此武器,都将zhan有绝对的上风。

    但是对于直射式火炮,李不伟仍然犹豫不定,因为他准备在火炮上安装液压式制退器。虽然炮口制退器也有些效果,但李不伟追求的是尽可能的完美。因此在没有试出制退器的效果之前,炮床、方向机、升降机、后驻锄都不急着设计。如此看来,液压式止退器倒是必须尽快研制出来了,而弹簧也要尽快制造出来,即使没有弹簧,手动式复位器也要安装到制退器上才是。

    当然,李不伟也知道,要制造出制退器的活塞与套筒,仍然要等锻压机与轧制机造出来才行,否则其加工难度过大,显然不能大批量生产了。不过,好在大宋军中还有另一种直射式武器,便是机关弩了。

    想到机关弩,李不伟转向范东来道:“范大人,听说明日一早便可以得到机关弩的所有参数,范大人可将船用蒸汽机的设计交与石大人,明日我们先将机关弩批量生产一事确定了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