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15 遭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5 遭遇 (第1/3页)

    经过两日的安顿与补充,赵范带来的三千士兵已整装待发,军中士气大盛,就等着赵范一声令下,直扑叛匪的老巢了。然而事情并非想象得这般顺利。晏梦彪一众自从抢劫了连江船厂之后,地方官府便失去了其行踪,估计这伙人已在近海游荡了。

    在南宋时期,海盗远没有明清时猖獗。虽然明清时多有禁海令,但海盗的数量却是不少。而如今的南宋,虽然海盗群不少,甚至有人称王称帝,但其拥有的船只数量却极为有限,这比起清代张保的二十万人众,相差极为悬殊。尽管如此,晏梦彪的战船数量几乎超出其它普通海盗的十倍有余。在李不伟眼里,已将晏梦彪定义为海盗了,因为他觉得,只要在海上出没的强盗或反贼,都算是海盗。

    又经过了一天的整顿,福州的三千兵马也集结待发。然而赵范另有安排,他带来的三千士兵仍然乘战船沿海南下,直抵泉州。福建的三千地方官兵,则由赵齐远率领,从陆路赶往泉州,同时又在沿途打探反贼的消息。如此一来,新式战船的优势马上显示了出来。三千沿江水师抵达泉州后的第三天,赵齐远的人马才陆续赶到,其中多数人早已疲惫不堪。

    在此期间,赵范派出的侦察快艇在泉州附近的各个岛屿间来回巡逻,始终未有晏梦彪的消息,赵齐远在陆路上也未打探到反贼的行踪。李不伟大失所望,他本以为凭借着新式战船,以及船载火炮和机关弩,可以迅速平定这场叛乱,却没想到如今大军开到福建,却连反贼的影子也见不到。倘若这伙人有意躲了起来,而且一躲就是几个月,难道自己就要一直待在这里不走么?

    就在李不伟一筹莫展的时候,赵齐远忽然求见。李不伟大喜,忙命人用快艇将赵齐远接上了战船。

    赵齐远上了指挥船,仍是觉得刚才的经历委实不可思议。这也难怪,自从蒸汽机战船建造以来,所有的蒸汽机都在临安与镇江的船厂安装。福州船厂虽然也制造战船,却只是造好船体与其它设施,并未安装蒸汽机。其实不止赵齐远,除了去过临时的一些负责押送战船的士兵,福建的许多地方官兵都未见过这种能够自已行驶的战船。

    不待赵齐远开口,李不伟忙问道:“赵总兵,可有了反贼的下落?”赵齐远摇了摇头,李不伟看在眼里,当下失望之极,却听赵齐远接着说道:“大人,虽然还未打探到反贼的下落,但地方官府却关押了一些反贼的家属。”

    李不伟奇道:“关押了反贼的家人?反贼有几万,这些家人岂不要有十几万?如何能关押这么多的人?”赵齐远忙道:“大人有所不知,其实也不叫关押,而是将其留在牢中套问口讯,看看能否从其家人口中打探到反贼的下落。”

    李不伟这才明白过来,又下意识地觉得此举颇有不妥,但他心念着贼人的下落,不及做过多的考虑,当下问道:“现下可有了结果?”赵齐远叹道:“自从一个月以前,贼众便离开了泉州,去向未知,就连其家人也毫不知情。”李不伟听罢皱眉不语,在这个时代,没有卫星照片,也没有无线通讯工具,虽然海上的交通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看来日后还要在通讯工具上多下些功夫才是。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更是让李不伟郁闷不已。官兵将整个泉州附近的海域几乎都搜遍了,也看不到叛军的半个人影。众将也惊异万分,按说这些反贼大都是寻常百姓出身,万无背井离乡远避千里之外的道理,可如今四万人忽然全部失去了踪影,显然组织极为严密,便是正规的官兵也不可能做到如此行动统一。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从沿江水师传来消息。约两三日前,一艘突击快艇在海上与晏梦彪的四船战船遭遇,双方混战一番,敌船最终逃脱。李不伟闻言大喜,忙命人将突击快艇上的人唤进屋内,准备详细问个明白。

    对于突击快艇的情况,李不伟自是了如指掌。虽然其名为“快艇”,但其真实速度却不见得如何快,甚至比起后世的那种旅游景点的观光小艇,也要慢上许多。不过这种快艇使用了大功率蒸汽机驱动,再加上其船身只有十几米长,相比普通的快速帆船而言,速度已要快上一倍有余了。同时,这种快艇的主要任务就是侦察与突击作战,又要担负较远距离的攻击任务,因此船上的装备虽然简单,却丝毫不失高效。一艘装备完整的突击艇,可以装载三吨木炭,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能够连续航行好几天。而船上的四门火炮,虽然数量不多,但炮弹却不少。按照最初的设计,炮弹室可以装载两百余发各式炮弹,同时还有甲板上的两架棘轮式火弩,四门62式迫击炮,完全可以同普通的战船对抗。

    没过多久,一名将领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这人向李不伟与赵范见了礼之后,便站在一旁等候示下。赵范向李不伟低声道:“大人,此人姓向名季,乃是沿江水师的一名将领,现为第七号突击艇的指挥。”说着,又转向那名姓向的指挥:“向指挥,还请将近日的情形一一说来。”

    向季略为整理思路道:“众位大人、将军,早在几日前,沿江水师的八艘突击快艇与十艘侦察艇便在附近海域搜索。卑职所在的七号突击艇负责关山岛附近方圆五十海里的搜索任务。然而搜索了几日,始终一无所获。到了第四天一早,卑职又命众位军士准备了充足的燃料与弹药,刚刚离开驻军码头不远,便发现了一艘战船,当时便有人认出,那船正是出自连江船厂。此次负责侦察的快艇,均未使用帆船,但那艘船扬帆顺风而行,而且又是战船,显然是反贼一众。卑职担心敌船跑了,便来不及通知其它快艇,当下命人在数公里外远远地尾随了,一路上又用望远镜不断跟踪其位置,谁知这一跟就是大半天,而此时距离码头已有近一百海里了。”

    众人听得屏住了呼吸。虽然事先已有人通报,说这艘快艇曾与四艘战船交火,而众士兵都安然而返,突击艇也完好无损,但每个人的心均提了起来,知道马上便会讲到开战一事。众人一片寂然,无人插话,知道向指挥会继续说下去。

    向季顿了一顿,看到赵范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接着道:“卑职跟踪了将近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