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三十一章 漕帮靠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漕帮靠山 (第2/2页)

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这位整日穿着破道袍,还有一点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为人圆滑,极有眼色,能说会道,而且以前又做的是“包打听”的假道士,这论这点也算是能人了。既然他有心归附,自己何不做一次“孟尝君”,便收了他吧,反正自己连石早这样的“惯偷”都收入了“囊中”,也不差这一个了。

    于是永历点点头,让他起来,算是答应了。张迪喜出望外,连忙爬起来,像哈巴狗一样跟在永历的身后。

    永历不知道的是,作为一名当权者,身边除了谦谦君子外,肯定也会存在阴险恶毒的小人,如果以前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算是君子的话,那么今天他算是收了一个小人了。

    张迪这人也许是天性使然,喜欢刺探别人的隐私,而且明里一套,背后一套,阴谋诡计就是他的特长,此人天生就是干“锦衣卫”的。这种人用好了,绝对对于皇权的集中有很大的好处,可以震慑大臣,比如汉武帝时的张汤,但如果过于宠信;那么只能祸乱朝政,危害社稷,比如商纣王时的费仲。

    后来永历也算是知人善用,让他坐上了明军的第一任情报官,但是复国以后,永历遍封功臣,只有张迪没有封爵,最后张迪去世后,永历才有感于张迪这个始终活在“阴影”里人所作的贡献,才追封了他为伯爵,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天,永历让人去雇了一辆大车,把张煌言抬上马车继续赶路。因为担心后边有追兵,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天几乎一直在赶路。张煌言太虚弱了,昏昏沉沉的,只能回到井冈山找郎中来调养。

    过衢州,走上饶,经抚州。在到衢州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夜了,望着满城灯火的衢州城,永历等人也只是望了几眼,便急忙继续赶路了,现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快点回家这一个想法。四天以后,永历等人终于回到了井冈山。这一路风尘颠簸,使永历感觉自己的骨头都散架了一般,在面对前来迎接的李定国等人,简单的说了两句,告诉他们,有事问廖文希,然后便坐上玉撵回小皇宫去了。

    回到小皇宫,永历去皇后和田贵妃的寝宫,匆匆看了一眼两位皇子,也不顾皇后的挽留,回到自己的寝宫,倒头就睡。等到半夜起夜的时候,只觉得天旋地转,头痛欲裂,连忙传来郎中,一番诊断后,郎中说:陛下连日劳顿,得了伤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静养就静养,永历用力搓着自己的鼻子,这些日子也确实够累的了,万岁爷怎么了?万岁爷也是人,也需要休息!

    永历这么想着,可也盘算着这回把张煌言救回来,不知道这位得知是大明皇帝亲自去救得自己,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在自己面前感动的大哭,会不会趴在自己的脚下不起来,等等。

    第二天,许久没有音信的洪曜终于在北京托人送信和大批的银票先到江宁,然后再有陈起月派专人送到了山上。永历根本起不来了,只好卧床召开御前会议。等他打开洪曜的信笺,看到的是满眼歪歪扭扭的字,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只好交给黄宗羲他们,让内阁大学士一起研究这封信的内容。其实这也不能怪洪曜,本就是练武出身,会写信就很不错了。

    经过内阁的辨认,信上说的意思是:吉祥赌馆开业以后,效益好的数银子都数到手麻,这次将三个月利润的一半送过来,一共有五万两银子;卫鹏和原来的赌馆老板安兴南也很配合,没什么可担心的;还有就是听说了一件事,漕帮的幕后最大的靠山可能是荣养在家的洪承畴。并且漕帮帮主燕行天已经到了江宁,同行的还有老堂主付君义,想要见永历一面。

    前两天,没什么奇怪的,吉祥赌坊开在北京城,赚的就是那些整天游手好闲的“黄带子”们的钱,三个月加上分给安兴南的一半,能剩下五万两很正常。让人惊诧的是最后一条,漕帮的幕后老板怎么会是“大汉jianian”洪承畴哪?

    (正月总是要走亲访友的,所以时间不是很充裕,上午出去了一会,码字的时间太少了,刚刚码完一章,急来上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