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死硬分子 (第1/2页)
在江宁才不到五天,永历就又得御驾亲征,现在南京三面受敌,南面是洪承畴的五万清军,西面是安徽巡抚王可真的三万绿营,北面扬州不肯归降,导致南京门户大开。北方十万满蒙骑兵马上南下,不日即将抵达扬州,到时候将近二十万清军云集南京周围,永历五年来的心血极有可能付之东流。 现在已是深冬,江南已经看不到多少绿色,寒风料峭,让率军出征的永历想起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老家——沈阳。 想想也真是好笑,自己前世叫做何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却穿越到三百年前南明永历皇帝身上,如今更是在华夏南方掀起了“反清复明”大业,做了满清的“掘墓人”。 此时的永历坐在马车里,一边想着不能向外人道也的心事,一边手抱着小暖炉,靠在棉被上,身旁还有张千侍候着,比起以前风餐露宿不知好了多少倍。 这时候,靳统武从外边撩开帘子,探进脑袋,说道:“陛下,前边还有二十里就是池州了,刚才探马来报,说是清军正在围攻池州。” 永历一听,心道:接到安徽王可真从安庆西犯池州,到现在已经八天了,那么算来池州已经被围五天,而池州的守军并没有多少,好像只有两千明军,还有三千新募的士兵,却能抵挡三万清军五天,那守城的指挥官肯定是一个将才啊! “如今池州的知府和守将是谁?”永历派人找来干纹,向他问道。 干纹曾经是池州知府,后来跟随永历东征江宁,离开之前,现任池州知府就是他举荐的。 “陛下,现任池州知府乃是从前的池州通判,名叫乔贵乐,守将暂缺。”干纹答道。 “哦?乔贵乐,朕想起来了,对,是有这么一个人,当时朕召见他的时候,他刚喝完酒,满脸通红,迷迷糊糊,朕还以为此人不堪大任,但你说他当面糊涂,心里明白,所以朕就大胆用了他,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然是个人才啊!”永历笑道。 乔贵乐,河南安阳人,满清顺治六年举人,但朝试时屡试不中,后来以举人身份补安徽凤阳县九品主簿,十四年后升任池州六品通判,升迁速度可不算慢了。但乔贵乐为人随和,无论是对上官,还是对下属百姓,从来都是笑脸相迎,而且此人好酒,每次上边来人,都必请他作陪,号称“千杯不醉”。一来二去,还颇得上边的赏识,遂每三年升官一级,而其出身又不是皇榜进士,可谓是安徽官场一景。 但是别人以为乔贵乐是喝酒喝出的官位,但惟独干纹不这么认为,他说乔贵乐这叫“众人皆醉我独醒”,“万事装糊涂”,否则岂能在官场上吃得开。不过干纹也说乔贵乐才干超群,只是不会轻易显露出来,平时装糊涂罢了。 以前干纹向永历举荐乔贵乐的时候,永历还有些担心,但是今日一见,以乔贵乐一个“酒鬼”文官,竟能率领池州军民面对强敌,固守池州五天,不得不让人另眼相待。 永历心想:自己身边的人才太少,将来治理国家还是需要能干的人才,怎么办?难道也要像以前一样,开科取士吗? 就在永历想着心事的时候,靳统武急问道:“陛下,清军攻打池州正急,我们快些出兵吧?” 永历这才回过神来,问道:“靳侯,你说呢?” 靳统武想也不想,说道:“清军正在攻城,未必有所防备,我们趁机掩杀过去,定能击溃他们!” 永历点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此战就交给靳侯了!” 靳统武躬身领命,转身离去,很快点齐了一万人马,其中一千骑兵,三千弓箭手,一千火枪手,五百掷弹手,其余为步兵,另外还有两门新式大炮做掩护。 经过小半个时辰的急行军,明军到达了池州的外围,而清军好像发现了明军,急忙撤回攻城的军队,准备从池州的南北两侧逃走。 靳统武可不想清军就此跑了,马上一边下令开炮,一边下令追击。“开炮——”“轰——轰”两门大炮开始轰击清军。 不过大炮只有两门,而且清军如同兔子一样,跑的飞快,转眼就消失在城墙的拐角处。 “跑的真快啊!”永历远远的望见清军跑的无影无踪了,突然想起一个人,安庆绿营“兔子”总兵纪连海。 上次明军东进途中,在长江边上,与纪连海和班达尔统领的安庆清军打了两仗,班达尔被火枪射死,而纪连海却发挥自己“兔子”逃跑的本事逃之夭夭了。 刚才从清军撤退的速度上来看,那可是争先恐后,就像一群兔子一哄而散,那么永历可以肯定对面领军的清军主将,就是“兔子”纪连海了。 不过纪连海并不是清军的统帅,探马送来消息,此次安庆来的清军,为首的是安徽巡抚王可真。说起王可真这人,最让人气愤的是他曾经是大明崇祯的举人,师从江南大儒钱谦益,自诩“清流”,却在满清入关后,从老家常州北渡长江,不远千里跑去参加顺治朝的头次科考。考中以后,外放地方官,一直为满清朝廷尽心尽力,与原两江总督郎廷佐更是面和心不合,相互倾轧提放。 靳统武率军追击逃跑的清军,仓促之间,在池州城西遭遇了清军的埋伏。因为清军准备了大批的弓箭手,而明军的火枪营和大炮又没有跟上,致使追击的明军吃了点小亏,被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