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三权分立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一七一提供最新章节永历的长街之谈,让黄宗羲迷迷糊糊了一路,本来黄宗羲自认冒着雷霆大怒的风险,说出一些自己都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话来,却没成想万岁爷更是石破天惊,所说的言论比自己还要骇人,何止是大逆不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般。。 不过黄宗羲细细想下来,发现万岁爷的话虽然骇人,却不无道理,而且是大道理,甚至是对将来的预言,如果真像万岁爷所说,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让百姓有参政议政的权力,那么华夏才不会继续走下坡路,而是仰头上升,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黄宗羲很早以前就开始思考“民本”的问题,但是他毕竟是儒生,自幼读的“圣贤书”中很明白的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为立世标准,虽然他很想弄清楚“君、民、社稷”之间的关系,但是却没有方向,心中感觉“天下不能为一人之天下”,却无法阐释“家天下”错在何处,更不能说明结束“家天下”后,“天下”应为什么情形的“天下”。 但是当他听到永历的阐述,要给百姓参政议政的权力,要保护百姓的私产,要以律法确定这些,他的心中仿佛豁然开朗了。即使是一时难以消化,也渐渐的理出了头绪,越来越觉得如果真的按照皇上的描述创建一个新的国度,那么这个国度将是欣欣向荣的,将是富有动力的。 还有他也听出了万岁爷并不信什么“子孙万代”,认为“王朝”早晚会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百姓推选出的元首,尽管他不知道形式如何,但他知道如果给予了百姓这种权力,才是使民众当家作主的真正保证。 黄宗羲希望能够看到这个时代快些到来,他知道华夏已经暮气沉沉,如果不趁势崛起的话,恐怕在若干年后,华夏就会孱弱不堪,任人宰割。 现在黄宗羲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前提,就是“匹夫有权”! 永历回到皇宫,也就是所谓的“紫禁城”,本来杨灵秀要来伺候的,但是永历钦点了田贵妃来伺候自己沐浴更衣,而后就在田贵妃的寝宫休息了。 田贵妃还是一如既往的贤惠静雅,对待永历是礼数周到,却让永历很不喜欢,不过他知道田贵妃性子如此,也不强求。 二皇子朱慈煊并没有离开田贵妃的身边,而且田贵妃也没有找奶娘,竟然亲自喂养他长大,此时朱慈煊已经两岁半了,长的是虎头虎脑,虽然有些调皮,但是甚得永历的喜爱。。 大皇子朱慈烁比朱慈煊早来一个多月,早就和永历相处熟悉了,两个孩子相比,大皇子更沉静些,不像他母亲那般会讨巧,和永历有些疏远,更不像二皇子这般自来熟,才与永历相处一会儿,就敢抱着永历的大腿打秋千了。 田贵妃和金凤还和在井冈山一样,两个人的寝宫相距不远,永历在田贵妃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由田贵妃伺候着梳洗完毕,吃过早膳,离开田贵妃的寝宫,便来到了金凤这里。 金凤有了一个小女儿,就是那个永历在扬州城外废墟中救出的小女孩,本来她有小熊“包子”陪伴,可熊怎么也不是人。当永历将小女孩交给金凤,让金凤做女孩的母亲,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大孩子”立刻欢呼雀跃起来,马上就开始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除了不能够亲自喂奶外,比如换尿布、洗澡等等都由自己来做,甚至都没有时间搭理永历了。这让永历有点怅然,不过看到金凤欢喜的样子,永历又释然了,因为他心中始终觉得亏欠着金凤。 南京的皇宫可不是井冈山上的小皇宫,规制和规矩都非常严格,在张千这个新任的大内总管的cao持下,皇宫内一切都井井有条。原来金凤有只熊,叫做“包子”,在张千的极力反对下,现在也不能与金凤同住了,而是被移到御花园的一角,那里专门建了一处由铁栅栏围住的小院,“包子”就被关在那里,只有金凤不时的还会去探望一下被“囚禁”的小熊。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包子”如今可不是小熊了,早就变成了一支“大狗熊”,身高足有七尺,脑袋比竹篮子还要大一圈,尤其那张大嘴,要是咧开的话,足以能将一个人的脑袋一口吞下。 包子就这么被人遗忘了,永历好长时间没有想起包子,直到一年后。 永历回到南京以后,立刻被诸多政事缠住,御书房中等待批阅的奏折叠起有一人多高,害得永历一头扎进御书房后,整整一天,才将奏折批阅完毕。 可是永历批阅奏折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奏折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琐事,比如常州府衙要修一下大门;池州府青阳县县衙需要添加两个衙役;还有南昌府庙街杀人案嫌疑犯的母亲千里迢迢来南京告御状,朝廷中的大理寺还没恢复,故此应天府将本案转到内阁,内阁以这是大明迁都以来第一个桩御状,不敢自专,特意向皇上请示如何判决。。 诸如这些,永历一一看完后,都感觉脑袋要炸掉了,忍不住大骂起内阁来。其实这也不怪内阁大臣们,要知道大明初立之时,高祖皇帝便立下了事无巨细皆有皇帝一人总裁的规矩,故此接连出了两个勤政的好皇帝——高祖和成祖。虽然成祖以后的大明皇帝都很“懒惰”,但是名义上仍然要皇帝亲自裁决。 现在永历还都南京,所辖达到四省地域,其中大府便有二十余个,以前各府县呈报的政务因永历出征在外,就由内阁大臣代为处理,可是现在永历回京了,内阁大臣们当然不敢再越厨代庖,故此将奏折全部交到御书房,由皇上亲自裁决,这才有了让永历头疼的这些奏折。 永历才不想在这些“小事”上耗神费力,马上派人找来了内阁大臣,明言除了军国大事以外,凡是各地的司法行政皆有各部各司专职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