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九十八章 拔钉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拔钉子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永历接到广东来的奏报,说是已经占领广州城,光复了广东全境,大喜之下,宣布南京城当天夜里取消宵禁,再次举行游街庆祝。

    自从还都南京以来,隔三差五地就有胜利的消息传回南京,永历就下旨夜晚开禁,三更天之前皆不禁百姓出行。其实通过庆祝,鼓舞民心,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永历另外还有很深的用意。

    历朝历代,大城小镇大多实行宵禁,为的就是维护一方平安,防止宵小趁夜色作案,但这也无形中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人们不出去,各种店铺就得关门,故此大明的经济流通只能在白天,夜晚是基本不变的。

    按照永历的设想,为了使大明的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首先就必须要使其富有活力,那就是加快经济流通。所有商贸活动的终点都是消费者,也就是大明的国民,而国民只能在白天购物消费,这无形中就限制了经济流通。所以永历打算将开放宵禁为常态,让人们能在夜晚也能出去喝酒吃饭或者购物,这样的话,商家会得到更多的盈利,而最终国家也会取得更广阔的税源。

    但是凡事不能过急,取消宵禁也是要突破传统,何况现在正是南北交战之时,大明的敌人太多,如果开禁,也许就会给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可趁之机,所以开放宵禁,还不能成为常态,而是不时为之,先做尝试再说。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永历自从由吴淞口回到南京,已经两个月没有离开南京了,此时已过了梅雨季节,南京越来越热,永历整日躲在阴凉的勤政殿之中,处理没完没了的奏折。

    这些日子发生了很多事。

    两个月前,明军取得吴淞口之战的胜利,郑经率领残军逃回台湾岛,永历下令南海船队进攻崇明岛,却发现崇明岛上除了百姓外,并没有发现赵氏兄弟一伙。原来他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乘船逃走了,据查并不是跟随郑经去了南方,而是北上准备投靠清廷。

    赵氏兄弟固然可恨,但是永历现在鞭长莫及,只好劝自己想开点,等将来再收拾他俩。永历在吴淞口御驾亲临造船厂的开工仪式,而后回到南京。

    南京的天气越来越热,永历的心情也越来越好,第二军团南下后,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送回南京,先是降服了靖南王耿继茂,再平定了金厦,夺取了福建,接着进入广东,又是接二连三的胜利。

    与此同时,第一军团仍然在徐州与清军对峙,形势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倒是湘鄂交界的常州传来消息,李国英撤军退守武昌。

    一直以来姚大榜统领“湘西特别军团”和李国英的湖北清军僵持在常州,两军互有攻守,“湘西特别军团”有五万多兵马,湖北清军经过清廷的调配后,由四川绿营增援李国英,也有将近七万多人马。五万对七万,清军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明军也难以对清军下口,故此两军一直处于僵持之中。

    但是安徽之战结束,张英率军向大明投降,并献出了河南,使湖北清军后方不稳,再加上刘体纯率领“第四军团”沿着长江西进,兵锋直指武昌,吓得李国英急忙从常州撤军,退保武昌城。

    此时的“第四军团”兵力已经加强,刘体纯从永历皇帝那里得到了两万新兵,加上原本的两万多人马,其兵力已达到四万余人,同时还装备了由溧水“兵工厂”出产的第一批新式隧发撞针式火枪和上千颗手榴弹,实力大增。

    第四军团到达江北的黄冈县,正准备南渡进攻鄂州,却发现一股敌军出现在后方,尾随而来。经过查探,发现这股清军乃是九江的清军,兵力为一万人马,主将为九江总兵赖玉冰。

    说起这个赖玉冰,他与刘体纯一样,都曾经是李闯的部下。但是赖玉冰和刘体纯又不一样,刘体纯无论是对李闯王还是对大明,都是忠心不二,但赖玉冰却是jianian诈残暴之人。

    满清入关后,李闯不敌,领兵向西撤走,遭到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追击,赖玉冰就是在“西安之战”中主动向清军投降。因是降将,一直不受重用,后来设计自己的昔年好友,骗出他的“闯王藏宝图”,并将其杀害,然后将此图献给清廷,这才升任九江总兵。

    此时的九江仍在清军的手中,知府文庆之,总兵赖玉冰,还有将近两万清军。在永历进攻江南之时,他们也曾出兵,准备进攻南昌,但都被金川和周鹏打了回去。

    后来,大明逐步攻占了江南各地,江西明军的实力也渐渐增强,九江的清军不敢再主动挑衅,只好龟缩在城中。不过清廷为了收缩力量,曾下旨要文庆之、赖玉冰撤出九江,进入湖北,归李国英指挥,但是这二位死赖在九江不走,还发誓要把九江变成一根钉在江南的钉子,以对抗大明。

    但是清廷到处用兵,九江并不是清廷重视的地方,就是李国英也被姚大榜缠的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到九江,故此也一直没有派兵增援九江。

    虽庆之和赖玉冰对清廷可是忠心耿耿,接连几次杀掉了明庭的劝降使者。如此十恶不赦,如果不是永历腾不出手来,早就派兵将他们消灭了。

    现在赖玉冰竟敢尾随而来,刘体纯是怒不可恕,立刻率兵调头去迎击清军,没想到的是,赖玉冰发现明军转向,竟然也调头跑。

    刘体纯得到的命令是“第四军团”西进湖北,联合姚大榜的“特别军团”,进入湖北,目标就是将李国英部清军消灭或者驱逐,使河南、湖北、安徽三地连成一片。

    不过刘体纯改变主意了,他下令全军停止西进,改道向南,临近长江后,沿着江岸继续东进,三天后抵达九江的江北对岸。

    此时清军已经乘船南渡,并且把江北不能带走的船只全部焚毁,就连小舢板都没有留下一只。明军如果想要渡江,就必须派人去南京,而后由朝廷调船过来,如此才能将“第四军团”送过长江。

    正在刘体纯写好奏折,准备派人去南京奏报朝廷,请求调船的时候,忽然在当地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江西布政使金川、兵备道周鹏已经在鄱阳湖组建了一支水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有三四十条战船,上千官兵。

    有了这个消息后,刘体纯不再打算向朝廷请求调船过来了,而是上奏永历皇帝,“第四军团”改变行进方向,先把九江这颗钉子拔掉再说,还有就是请求江西水军配合自己,将他们接过长江。

    就这样,十天之后,南京送回永历的旨意,许可刘体纯的意见,“第四军团”南下长江,先将九江攻克,再继续西进。同时又给江西下旨,要鄱阳湖水军北出湖口,支援刘体纯。

    三天后,周鹏亲自率领鄱阳湖水军北上到达长江北岸,刘体纯看到这支水军一共才三十来条小船,就连一艘艨艟战船都没有,心里很是失望,看来攻打九江是指不上他们了,但是当做渡江工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第四军团分成五批,每批五千人,依次渡过长江,抵达九江城外。又留在江北一万人马,以监视江北的动静。

    本来周鹏不但亲率水军来到此地,陆上也带来了一万人马,准备配合刘体纯进攻九江,拔掉这颗钉子。但是刘体纯并不在乎周鹏那一万人马,因为都是新兵,没经过真正的战场,不给他添乱,就不错了,所以刘体纯干脆让周鹏带兵维护好粮道即可。

    攻打九江,皇上有明确的旨意,就是以刘体纯为主帅,江西地方必须听从其指挥,直到攻克九江为止。所以周鹏很快就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凡事都按照刘体纯的命令去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