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拔钉子 (第2/2页)
,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尽力满足“第四军团”的需求,做好后方保障。 “第四军团”一共有两万五千人马渡过长江,刘体纯以为是足够了,休整一天后,他便下令出兵一万人马,向九江城发起了第一次进攻。 此时的九江城已经是四门紧闭,文庆之、赖玉冰早就做好了防守准备,城门附近的民房也被扒的干干净净,使进攻方失去掩护,只能在开阔起进攻。与此同时,文庆之发动了城内的百姓也上城防守,尽管百姓们不愿意,但是在清兵的威压下,只好做些搬运石木和伤员的事情。 第四军团攻城所用的器械,比如云梯、车盾,都是江西明军提供的,这些东西早就被打造好,就等着进攻九江,这一天终于到来。 不过第四军团并没有大炮,只有十来门小土炮,新式火枪倒是不少,可是火枪手都是新近训练的,准头有限。而九江城上的清军虽然也没有大炮,但是他们有高耸的城墙,还有数千弓箭手,城墙上堆满了滚木礌石,这些都是不错的防守手段。 于是明军的第一次攻城失败了,没有大炮对城墙上的弓箭手进行压制,明军火枪手又难以靠近城墙,明军只有强攻一途。当上万明军官兵冒着飞石箭雨冲到城墙下,刚刚搭上云梯,清军用火油倾倒而下,凡是沾上火油的梯子或者士兵,被城上扔下的火把点燃后,都身在火海之中。 当明军发起第二波进攻的时候,城上的弓箭如雨点般射来,尽管刘体纯派出火枪手抵近城墙进行掩护,可是扔难以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清军弓箭手躲在墙垛后边,进行抛射,并没有露头,因为仰角的关系,明军火枪手难以打到对方。 这次进攻自始至终,明军都没有登上城墙,而是在城墙下挨打,刘体纯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那万余明军就算全填进去,也未必能攻上城墙,于是只好下令撤军。 等军队撤回来后,经过点验,竟然战死两千余人,伤四千余人,如此损失,却连城墙都没有攻上去,让刘体纯暴跳如雷之后,立刻开始准备第二次进攻。 这一次,刘体纯派出一万五千人马,分成三面一起对九江城发起进攻,以分散守军的兵力。 此次进攻刘体纯给负责进攻的将官下了死命令,必须攻上城去,否则军法从事。军法如山,三个团长分别领着自己的队伍向城墙冲去,顶着盾牌,冲到城墙下,城上的滚木礌石就下来了,但是这吓不倒明军,竖起云梯,而后开始登城。 可是当付出极大损失后,登上了城墙,却发现刚才用石头砸自己的竟然都是老百姓,而清兵则站在他们的身后,逼着他们用石头往下砸。 就在愣神的时候,清军突然发起了攻击,而明军因为军纪中有不得残害百姓的律条,反而被束缚了手脚,不能施展,清军却不管这个,在混乱中,谁挡路便砍谁,即使是误伤老百姓,也无所顾忌。 本来登上城墙的明军就不多,城上的清军却不少,明军因为分散了兵力,难以对清军形成兵力上的优势,结果登上城的明军全部阵亡,准备登城的,也被压制回去。 最后还是刘体纯自己看不下去了,才下令撤军。这一仗,明军又是一场大败,三个团共阵亡五千余人,其中一个团长的主官战死,基本上都被打残了。 两次攻城,都铩羽而归,损失惨重,伤亡上万人,跟随刘体纯渡江的军团主力,一半就这么没了,刘体纯自从复归大明以来,还没有吃过如此大亏,而让他吃亏的竟然是座小小的九江城。 刘体纯不是莽汉,经过思考后,冷静下来,他先下令将留在江北的那一万人马也调了过来,同时向南昌发去求援信,将周鹏和一万江西新军也调了过来。 经过调整加强,明军的兵力又恢复到四万余人,一副兵强马壮的景象。不过刘体纯这次并没有发兵强攻,而是听从了周鹏的建议,派出军队,将九江城严密封锁起来,即使是面对长江的城北江面上,也有鄱阳湖水军船队来回巡逻,将九江城的与外界的联系全部切断,尤其是粮食,一粒都运不进城去。 九江城内的存粮不少,鄱阳湖自唐朝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所以九江城内建有大型的粮库,足够城里的人吃上三年五载的。 本来刘体纯还可以下令强攻九江,但是他不愿意再用自己兵的性命去填那个窟窿,还不知道要往里边填多少呢? 这时,周鹏向他建议,尽快向朝廷请求运送一批大炮过来,九江城南就是庐山,从山上可以俯瞰整个九江城,如果把大炮运到山上去,对着九江城一顿猛轰,九江城如何还能守得住?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刘体纯的同意,大明的新式大炮可是比红夷大炮还要厉害,刘体纯以前就曾经见识过,如果不是前些日子因为兵工厂还没有赶制出来,不然刘体纯早就上奏永历,请求拨给他们几十门大炮了。 不过几十门,永历是拿不出手的,溧水兵工厂才建成不过四个多月,新式火枪和手榴弹等倒是生产了不少,可是大炮这东西要求的工艺太高,所以生产的数量不多,而且大明这么多军团,都上奏折伸手要大炮,可是狼多rou少,大炮就那么几门,永历也不好厚此薄彼,随意答应任何一个军团。 最后永历还是答应刘体纯,先拨给他五门大炮,还有三十箱弹药,毕竟“第四军团”从来没有装备过这种大炮,而且现在正在拔九江这颗“钉子”,故此永历才先调拨给“第四军团”五门大炮。 半个月后,大炮终于由水路运来九江,然后刘体纯下令将五门大炮运到庐山的北坡,面对山下的九江城。九江城面对路上这面是没有城门的,只有城墙,不过大炮一轰,就硬是给开出了一个门,一道大大的口子,如果不是刘体纯吝惜炮弹,那道缺口,还能开的再大些。 城墙被打开缺口后,刘体纯下令全军进攻,先是两个团主攻那道缺口,而后是对东北两个城门进行佯攻。当文庆之和赖玉冰弄清楚明军的意图后,赖玉冰抽调其他三个城门的清军,然后亲自领军就扑了过来,想要将这个缺口堵住。 因为其他三个城门的守军被抽走了一部分,防守能力下降,明军的佯攻变成了主攻,竟然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一起突破了清军的城防,杀进城内。 这次进攻,刘体纯是下了老本,他和周鹏各率一支明军杀进城内,由于明军有火枪手,善于在狭窄的街道上开路,清军渐渐抵挡不住。三个时辰之后,赖玉冰被周鹏领军围在城东的鼓楼下,最后被周鹏手起刀落,结果了性命。而文庆之这个铁杆反明的知府大人,也在自己的知府衙门上吊了。 接下来的就容易的多了,很快城内的残余清军就被清剿干净,九江这座名城复归大明。 由于周鹏在攻城战中表现不错,还屡献计谋,颇得刘体纯欣赏,此时他正缺一个副手,于是便写奏折,向永历请求将周鹏配给第四军团,做副军团长。 但是永历没有答应,因为此时永历已经打算把周鹏调到第三军团。第三军团军团长张宝被顾炎武参了本,说他好大喜功,私收贿赂,结党营私,请求永历将其撤换。 永历也算是了解张宝此人,确实难堪大任,但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忍心将其撤职查办,故此才下旨调其进京,就任天子脚下的五城兵马大都督,以张宝的安远侯爵位,也担得起这个职位。 而对于周鹏,永历则将其调往第三军团担任副军团长,辅助新任军团长蒋飞虎。至于刘体纯还缺一个副手,永历手头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暂时空缺。 攻下九江后,刘体纯得到永历命令,继续西进,将与姚大榜联手,共同对付湖北的李国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