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午门献俘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永历这两天非常懊悔,没想到刚回宫,就惹了一身的“风流债”,自己三天便临幸了二十个女人,而且全部记录在案。如果是良家女子,永历倒也不能始乱终弃,弃之不顾,可这些女人,来历不明,每个都是妖艳异常,就连男女之道都是闺中高手,岂能不让永历疑心? 于是永历听从张千的建议,下旨将那二十个女人,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全部赶进御花园后园的万花楼,圈禁起来。 杨灵秀得知此事后,竟然没有露面,而是派宫女向永历告病,说是她得了心疼病,需要在自己的寝宫修养。 永历知道这是杨灵秀的推脱之计,一来可以借病,让自己不能拿她如何;二来还可以试探自己,如果没跟她计较,就会主动去探望她,然后她又能跳出来。 对于这个女人,永历对她可是头疼的厉害,如果不是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早就将其废掉了,可是杨灵秀还不知悔改,三番两次做出格的事情,那里还有国母皇后的风范? 杨灵秀竟然骗自己吃“龙凤丹”,这龙凤丹是什么东西?很可能就是“春~药”!当年大明光宗吃了李可灼敬献的“红丸”,服后即死,而“红丸案”的幕后主使,据说就是神宗的万贵妃。 但是永历也知道此时还不是废后的时候,清廷重整大军,随时都可能南下,西洋人也屡屡sao扰沿海,如果此时废后,必然会造成一些动荡。尤其是民间百姓,他们不明实情,很容易被不轨之人利用,为这个“不守妇道”的皇后抱不平,民心向背扭转的结果是永历不想看到的。故此永历打算“废后”一事稍微往后压一压,待解决沿海的防务,削平吴三桂之后,再议废后。 杨灵秀在自己的寝宫“装病”,永历也不去看她,而且派侍卫将皇后的坤秀宫看管起来,严禁宫内之人出入,就是杨灵秀也不得走出自己的寝宫,凡是吃穿用度皆由宫外提供。 永历没有说出理由,杨灵秀竟然也非常平静,没哭没闹,更没有去质问,而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寝宫之内,据说开始吃斋念佛了。 得知这些后,永历也不去管她,让她在坤秀宫自思其过,也最好不过。 就在此事过去两天之后,永历忽然接到福建泉州的急报,当地渔民发现一支来历不明的船队突然出现在外海,船上挂的是“米”字旗,有小股红毛西洋人乘小船登陆,抢劫了当地海边的一个小村子,杀了不少村民,然后回到船上,船队向北而去。 “英国人来啦!” 永历看完急报,马上召开了国务会议,商议如何防御英国人船队sao扰东南沿海。对于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朝臣们并不是了解,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公司”是什么意思,还把它当成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海盗团伙。 对此,永历也是无可奈何,华夏的官员就是这样,天朝上国的心态很重,固步自封,根本不开眼去看世界上已经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西欧各国在世界内抢占殖民地,而华夏却还在以“天朝上国”自居,周边的属国一个一个地被蚕食。 没有办法,朝中知道东印度公司详情的人并不多,乔贵乐算是一个,可是已经出使澳门了,黄宗羲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只好永历亲自讲解了一遍。这让朝臣们开阔眼界的同时,对万岁爷的博闻广记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东印度公司,全称“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或者“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准许其成立,并在印度及远东行使贸易及军事统治特权,其总部在南印度的苏拉特。 对于东印度公司现在所拥有的军事力量,永历却所知不详,不管怎么说,相比老牌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对于华夏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国度,就是对东印度公司也是如此。 不过永历估计东印度公司的军力很强大,起码超过了葡萄牙人,前些日子接到广东的军报,周鹏率军一万渡海前往琼州,却遭到三千东印度公司武装的阻击,其中英军就有千余人,武器全部都是先进的火器,让周鹏所率的明军吃了大亏。 按照这个推算,东印度公司想要抢占琼州岛,出兵三千陆军,除此之外,肯定还有一支海军船队以为后援,而且能将三千军队由印度运到琼州,船队的规模肯定不小,估计至少得有三十艘大型帆船,才能做到。 当永历将自己所知东印度公司的事情讲给大臣们听后,很多朝臣脸上呈现了惶恐之色,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基第一个出列,向永历躬身道:“臣有本上奏!” 永历点下头,说道:“嗯,你说!” 郑基说道:“陛下,南京地处长江下游,距离长江口只有数百里,满清的军队已经被大明逼到黄河北岸了,如今的最大威胁却来自海上,如果英国人的什么东印度公司从海上窜入长江,直接进攻南京,陛下的安危如何保证啊?” 这时詹事府少詹士卢庆元也出班说道:“启禀陛下,郑大人所言甚是,南京地处险地,距离出海口又近,陛下的安危你难以保证,臣以为不如迁都,可保大明国祚。” 永历一听,心道:这些人怎么又叫朕迁都,以前迁来迁去的,被人称作“逃跑天子”,现在又要迁都,那么朕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岂不是又不稳了? 正当永历想要反驳,就听到毛八重出班说道:“二位大人此话差矣,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远涉重洋而来,已是疲劳之师,何况如今我们已经修好吴淞口和崇明两座炮台,可以守卫长江口,英国人的船队想要进入长江,可是没那么容易,我们为什么还要迁都呢?” 这时,南京水师提督邓宁插话道:“你们不要长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如今南京水师刚刚得到了造船厂造出的十条大船,每条船上都可以安装十门红夷大炮,不用怕什么红毛鬼,他们要是敢来,我就领兵去杀光他们!” 永历知道邓宁所说的十条大船,就是十艘“平头船”,这些船在华夏现今也许算是最大的,但是跟英国人的大帆船相比,无论是吨位、长宽,还是火力,相差有三四倍,就算是速度,在海上也比不过英国人的战船。 所以永历不但不打算让邓宁率领南京水师出战,而且也准备下令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