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公平的办法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不过百十个英军战俘,但是永历却下旨在午门外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俘”仪式,以前南京城内也有报捷游街庆祝,可是这只有八十来个战俘,却要兴师动众,对于有的人来讲,可能认为万岁爷好大喜功了。 永历在下旨之前,也确实遭到了一部分朝臣的反对,这部分朝臣认为,西洋英格兰人不过是蛮夷之邦,不开教化,国人粗鄙,岂是能与泱泱大明所能比的。如果抓到了几十个英军战俘就要搞一次盛大的“献俘”仪式,恐怕过于兴师动众,对大明军队和百姓未必能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 甚至还有的大臣举出例子,比如英宗时候,就因为边将抓住了几个瓦剌人,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便亲自驾临边塞,劳师动众地在大同镇耀武扬威一番,反而被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包围在土木堡。此外还有更远的唐玄宗时候,杨国忠蒙骗唐玄宗,本来在南诏打了败仗,但是杨国忠命人在边境抓了很多百姓充作战俘,押到长安,献给唐玄宗,而唐玄宗却不知其诈,在玄武门搞了一次“献俘大会”,最后贻笑大方的事。 永历既然决定了,自然有自己的理由,虽然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对,但是仍然坚持要“午门献俘”。 其实理由有二。首先午门献俘,可以让那些西洋英国人暴露在大明国民面前,让大明百姓了解他们,而不是惧怕他们,知道他们也是人,也是可以打败的,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向外宣扬大明的武威,尤其是对英国人,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决心和实力,更是在警告,既然他们敢来冒犯“天朝上国”,那就要有被打败的觉悟,甚至是全军覆没。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俘仪式”在南京城内开始了,那些战俘经过了漫长的“虐待”后,才走过长长的御街,来到午门门前,此时他们身上已经是腥臭难闻,满身青紫。对此永历根本不闻不问,任由南京百姓施为,谁叫他们是“侵略者”呢! 接着,在毛八重的呼喝下,要求所有战俘面对午门之上的大明皇帝跪拜,但是却遭到了很多战俘的抵制。西洋人认为只有天主和耶稣才值得跪拜,或者代表上帝的“教皇”也必须要下跪,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值得下跪,就是亲爹娘也不行。 看到还有战俘不肯下跪,只有一半的战俘许是刚才被打怕了,犹豫地跪了下去,剩下的一半,就站着抬头望着自己这边,好像对英文翻译的话当做耳旁风一般。 永历说道:“传朕的旨意,凡是不跪者,立刻枭首示众,下跪者可活命!” 闻听万岁爷发话,立刻有官员跑下去传旨,不久以后,在午门外负责监管战俘的毛八重就得到了旨意。 毛八重站在午门之下,一手握着腰间的佩刀,另一只手指着英军战俘,厉声说道:“尔等乃是败军之将,在大明天子之下,却不肯下跪,冒犯天威,该斩!不过我朝天子有好生之德,再给尔等一次机会,如果再不下跪?”说着,指向广场左边的一排断头台和刽子手,而后继续说道:“跪,饶尔等不死!不跪,留下尔等的脑袋!” 说完,有专门的翻译立刻翻译给英军战俘听,当翻译结束后,还站立的四十左右个战俘,只剩下二十来个战俘还傲然跪着。 毛八重也不再废话,说道:“来啊,把其中十个站立者拉到那边,砍啦!” 话音刚落,御林军立刻走过去,将其中十个战俘挑出来,拉着走上左边的断头台,三声号炮后,刽起刀落,人头落地。 这时,毛八重又转了过来,问道:“尔等还有不肯跪者吗?” 剩下的十几个战俘,噗通一声,,除了一个之外全部都跪下了,有的甚至被吓得浑身发抖。 “嗯,还有一个想死的!”毛八重看到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白色领子,胸前挂着一个“大叉子”的红毛人还站在那里,不肯下跪,于是喝道:“来人,把他拉过去,慢慢砍,别一下弄死他!” 当御林军过去拉他,将他带到断头台上,一个刽子手已经擦拭好了染血的大刀,正要将他摁在木墩上,就听见午门之上有人喊道:“慢动手!皇上有旨,将那洋人带到午门之外!” 喊话的是大内总管张千,他的话代表了皇上,午门下的刽子手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